新民居建成了 群眾滿意了 “土樓”村“勝利”了
廊坊市永清縣土樓勝利村建設的新民居。長城網 張世豪 攝 編者按:“一些村子的新民居建設為什么拖五六年以上,而土樓勝利村只用了三年?” “因為群眾不滿意。” 有的村在新民居建設前工作沒做好,對群眾的意見認識不夠;有的村在新民居建設中做得不到位,群眾的一些疑慮沒有消除。 土樓勝利村的做法是讓群眾參與新民居建設中,征求群眾意見,消除群眾疑慮,建設過程請群眾監督,評估過程照顧弱勢群眾,搬遷入住后又為群眾謀“工作”。 踐行群眾路線,讓土樓勝利村的新民居建設順利完成。 長城網廊坊3月29日電(張世豪)2010年5月土樓勝利村新民居建設開工; 2010年11月第一批114戶搬遷入住; 2012年11月超過99%的住戶入住; 2013年10月土地復墾工作基本完成。 “我們從2010年開始搞新民居建設,僅用三年就完成了,現在超過99%的人家搬進了新房。”27日,廊坊市永清縣土樓勝利村村主任劉秀嶺說。劉秀嶺提到的99%的人全部為自愿,未入住村民的房子也都已經建好。 據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介紹,群眾對新民居建設滿意度如此高,新民居建設速度如此快,這種情況很少見;一些地方的新民居建設搞了五六年,但是村民仍未能入住新房。 “不做大多數村民不同意的事情,要做能夠讓群眾得實惠的事情。”談及土樓勝利村的新民居建設,包村干部張鎖說。 剛籌劃新民居建設時,不少村民存在疑慮,擔心房屋質量建不好,擔心新房的取暖問題。 為了幫助村民加強對新民居建設的認識和理解,村兩委印制、發放明白紙400余份;此外,還組織300人次到縣域內示范村實地觀摩。 “為了方便大家外出參觀,黨支部書記孫少志自掏腰包花60萬元購買了一輛考斯特。”村民劉強說。 經過對新民居建設政策的宣傳和實地考察,村民對房屋質量、戶型、設置以及冬季采暖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大多數村民同意搬遷。 對舊房的評估涉及到群眾的利益,更涉及公平公正,這是擺在新民居建設前的又一道難關。 “我們的新民居建設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請專業的評估公司,評估工作由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懂建筑的瓦木工等組成的評估組完成,這個32人的評估組負責房屋評估、搬遷協議的簽訂工作。”劉秀嶺介紹。 房屋評估工作開始后,兩委干部身先士卒,白天干活,晚上研究工作,中午回家吃飯;孫少志主動放棄選擇別墅戶型的權利。經過一個半月的工作,完成評估293戶,簽訂搬遷協議293份,占總戶數的近90%. 評估過程中,根據各家的經濟狀況進行酌情處理。“孟憲友的妻子是位殘疾人,家中還有八旬的老人,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耕地,我們就適當予以照顧,但這都是群眾認可的。”劉秀嶺說。 “因為參與評估的都是群眾自己,所以搬遷協議工作很容易,而且還節約了評估資金40多萬元。”村會計劉國花說。 開始拆遷后,一部分群眾又擔心拆遷的補償。村兩委決定先拆遷7家做示范,并隨后將補償資金送過去,“后來拆遷過程中老百姓不再談錢”。 為了保證房屋的質量,村委會選出兩人、村民選出兩名代表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每個村民都可以當義務監督員。一旦發現質量上存在問題,都會推倒進行重建。第一批新房建設好即獲群眾認可。 村里還設定了一條紅線,即房屋的建設只能由一家開發商進行建設,不能夠更換或轉包。“這是為了防止出現更換開發商后發生層層轉包、層層‘刮皮’的問題,這會影響房屋的質量。”張鎖說。 分房采用了群眾都同意的方式:抓鬮。群眾根據自愿原則兩家結成一組(一棟別墅分為兩個院,兩戶人家為鄰居);然后抓取順序號的號,隨后抓取房號。抓取人及序號拍照記錄,這種方式得到了全村群眾的認可。 在分房時,孫少志家中有兩個年滿18周歲的兒子,按照規定可以多分一套房,但是孫少志家也只分到了一套。“知道這件事情后,群眾都更加確信新民居建設是實實在在為群眾辦的事,是讓群眾得實惠的事,群眾對新民居建設再無疑慮。”張鎖說。 “新民居建設也好,讓群眾到大棚‘務工’也好,都是要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讓群眾住得舒服,住得起!”孫少志說。 |
關鍵詞:新民居建設,廊坊,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