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趕考”教誨 攜手共創輝煌
□光明日報社總編輯 何東平 我們光明日報與西柏坡這個“趕考行”起點有著深厚的淵源。65年前,也是在這里,毛主席會見了后來擔任光明日報首任總編輯的新聞出版、語言文字學家胡愈之,商定創辦一張面向知識分子的報紙,并定名光明日報。到今年6月16日,光明日報將迎來65歲華誕。我此時的心情,更多的是激動、是緬懷、是敬仰。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帶著“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去回答“進京趕考”的歷史命題。回顧這65年,我們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解決了13億人的溫飽問題,正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65年的奮斗與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超越自我的“趕考”史。“兩個務必”成為中國共產黨走向全面執政的政治保證,成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座右銘,成為跳出歷史周期律、“考試合格”的法寶。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趕考”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的焦裕祿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牢記“兩個務必”,落實“三嚴三實”,弘揚焦裕祿同志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道德情操,永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誓言。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考察時強調,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要求以優異成績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中國夢道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趕考’遠未結束”則向全體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是“兩個務必”著名論斷的誕生地,也是“趕考”精神的發源地。利用這一獨特優勢和資源,河北把中國夢和“趕考行”結合起來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既強調樹立遠大理想,又強調艱苦創業實干奉獻,使“中國夢·趕考行”成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主要載體,為河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在“中國夢·趕考行”宣傳教育活動中,河北注重總體設計,健全工作機制;開展研究闡釋,深挖思想內涵;強化輿論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創新方式方法,豐富活動載體;培樹先進典型,發揮引領作用,動員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樹立“趕考”意識、弘揚“趕考”精神、增強“趕考”能力,在燕趙大地上掀起了“以夢促行、以行筑夢”的熱潮。實踐證明,這一活動憑借其良好的承載性、導向性、傳遞性、帶動性,匯聚了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確保河北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趕考”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作為中共中央主管主辦的一張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全國性、綜合性日報,我們一直致力于將河北各項工作特別是“中國夢·趕考行”活動取得的成績推向全國各地、創造示范效應。 歷史實踐表明,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兩個務必”和“進京趕考”的重要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兩個務必”、“進京趕考”,這座警鐘常敲常新。實現“中國夢”,再踏“趕考”路,河北省率先發力,光明日報社愿一路同行。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報道形式,堅持“三貼近”,通過大力宣傳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先進典型和道德楷模,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充滿活力和生機。 事業無止境,“趕考”無窮期。當前,河北人民正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把打好四大攻堅戰作為戰略重點,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提高發展質量效益、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崛起之路。光明日報社也將和河北人民一道,弘揚“趕考”之精神,謹記“趕考”之教誨,常懷“趕考”之心態,為努力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吶喊助陣!與河北人民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攜手并肩、共創輝煌! |
關鍵詞:光明日報,西柏坡,趕考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