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大曹莊農民李玉林自建民俗博物館
在對公益事業之路的探索上,邢臺大曹莊農民李玉林絲毫沒有停歇。日前,他自籌資金把自家的小院重新翻蓋成總面積4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建起了民俗博物館,專門用于展出老式的織布機、紡花車、水車、斗升、馬燈等北方傳統的藏品。目前,這家民俗博物館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并進一步收集藏品。 熱心公益文化事業的李玉林,從2010年就計劃建一個民俗博物館。由于經濟力量有限,一直到2013年才多方籌資40萬元,由于各種建筑材料價格上漲,結果漲到了50多萬元才完成了一期工程。他說:“雖然在多年前很普通,但現在都很少見到啦。像碾子、石磨、碌碡、大馬車、小車、水車,算盤、扁擔、耬、犁、耙,轆轤、鍋蓋、馬勺、鍘刀等,都是一些民間用的老舊用具,目前花了7000多元,已經購置了200多種。等民俗博物館建成以后,就會免費向村民們開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讓下一代了解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工具和手藝,了解歷史、了解社會的發展進步,讓孩子們不要忘記過去。比如單看一個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馬燈、棉油燈、罩子燈、洋油燈、保險燈、汽燈,發展到現在演變成了電燈。像以前的各種度量衡,量糧食用的斗,一斗過去是三十斤;還有升,一升是三斤;還有秤,按古時候的秤一斤稱是十六兩。這些原先的常識,現在都成了歷史,成了老古董,不被現在的年輕人了解啦。其它還有像從前老農碾米用的碾子,磨面用的石磨,取水用的轆轤,現在都用自來水管啦。這就是社會的發展進步。”老李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老李為收購東西經常下鄉趕廟會。跑到了新河、趙縣,跑遍了寧晉。因為老李收的東西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廣大村民都很理解和支持,要的價格都很便宜。一次,在寧晉縣東棗村收到一只木筲(木桶),需要20塊錢。但這時的老李身上的錢花完了,村里的一個醫生見此情景,毫不猶豫地說:“老李,我給你拿錢,這件事我幫你。”還管老李吃了一頓午飯。 走的地方多了也難免碰到個別不愉快的事。一次,在寧晉縣東汪廟會上,有人說家中有一個推車轱轆。說好賣50元,到家后那人又說要60元,老李說60元我也買。后來交錢的時候,那人又要漲到70元才成交。可是,等吃過午飯,老李還在廟會上收購時,那個賣推車轱轆的人又找來說:“你得給我100塊錢。”非要老李再給他添30元。趕會的鄉親們都圍過來看,聽說事情的原委后都給打圓場,那人才走啦。誰想,第二天那人又找到老李家跟老李的老伴說,老李收他的推車轱轆,還差50塊錢。那時老李不在家,老伴打電話問,老李讓那人直接找他。到后來,老李說:“事情已經說好啦,這物件我是看上啦,我可以再給你添20塊錢作為飯錢,價格不能再漲啦,要不,你就把車轱轆拿走,把錢給我老李退了。”這才算完事。 李玉林建的這家民俗博物館,位于大曹莊東鎮村北,挨著北環路。他說:“鄉黨委、政府聽說后,對我很關心和支持,還要幫著貸款,幫著出謀劃策,并計劃修建一條專門的公路,建成跟云臺寺相連接的文化旅游景點。”當說起如何籌集起這么多資金時,李玉林說:“把我平時攢的養老錢用上還不夠,就動員兒女資助,女兒在部隊工作,覺悟高,女兒給了20萬。”多年來,李玉林一直熱心于公益事業,其尊老敬老助老的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曾經榮獲“全國熱心公益事業杰出人物”、“河北十大熱心腸人物”等多個榮譽稱號。自1989年以來,他連續25年每年春節前擺餃子宴,款待全鄉的軍烈屬和孤寡老人,每年帶領這些老人春游。從1996年開始,李玉林作為寧晉縣國防教育員,利用暑假,在自家大院里辦起國防教育繪畫班,并組織“國防教育觀光團”,帶領附近村莊的孩子們到冀南烈士陵園、華北烈士陵園、邯鄲烈士陵園、西柏坡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紅色教育。 |
關鍵詞:民俗,自建,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