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林科院兩項目分獲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長城網3月24日訊(徐振華 姚偉強)記者24日從河北省林業廳獲悉,在河北日前召開的科技獎勵大會上,由省林科院主持完成的“彩色植物新品種-中華金葉榆(美人榆)選育及產業化技術”、 “冬棗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分別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 “金葉榆選育及產業化技術”是由河北省林科院正高級工程師黃印冉率領的科研團隊,歷時22年,經過50多名科技人員的刻苦攻關,相繼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選育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植物新品種――中華金葉榆,填補了北方地區沒有黃葉喬木樹種的空白,于2006年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2009年通過了國家林木良種審定,2013年獲得美國植物新品種專利。該項目集成了5套繁育與應用技術體系,制訂實施了河北省地方標準1項,編制了國家林業行業標準1項,取得國際先進水平成果2項、發明專利5項、外觀專利9項,培養研究生8名。 中華金葉榆以其亮麗的色彩、豐富的造型、優良的抗逆性,得到了園林綠化市場的高度認可,推廣至全國29個省區,并在京津冀晉蒙魯、黑吉遼、陜甘寧青新等14個省區的500多個城市大量應用,三年累計推廣中華金葉榆60.46萬畝,據不完全統計,取得經濟效益達30.88億元。 “冬棗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是由河北省林科院正高級工程師王振亮率領科研團隊,歷經10年的刻苦攻關,取得的自主創新成果。項目組選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短枝、大果、易管理、綜合性狀優良的短枝型冬棗芽變新品種2個;開展了冬棗日光溫室高效促成栽培關鍵問題的技術研究,突破了冬棗日光溫室高效促成栽培的升溫催芽時期及日光溫室內溫度、濕度指標關鍵技術瓶頸因素,創建了冬棗日光溫室高效促成栽培關鍵技術體系,提出的成熟期調控技術使冬棗采摘期提前40-67天。冬棗成熟期由目前的國慶、中秋雙節提早到七月下旬;研究集成出以棗樹?;ㄗ麆⑿滦凸麡鋫谟媳Wo劑和應用粘蟲膠、性誘劑等為主要內容的冬棗優質安全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研發出新型棗樹保花坐果劑和果樹傷口愈合保護劑2項國家發明專利。在河北滄州、保定、石家莊等棗主產區推廣7.97萬公頃,新增利潤3.86億元,應用效果明顯,產量增加8%以上,對棗樹安全生產、產量和品質提升發揮了關鍵作用。 |
關鍵詞:科技,林業,金葉榆,冬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