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決定開展向塞罕壩林場先進群體學習活動
本報駐承德記者陳寶云文/圖 從衛星圖上看,一彎深深的碧綠,像一只展開雙翅的雄鷹,緊緊扼守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漠南緣。這一彎綠色,就是塞罕壩。塞罕壩系蒙漢混合語,意為“美麗的高嶺”。由于清末對塞罕壩進行開圍放墾,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之后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蕩然無存,美麗的高嶺變成了塞外荒原。 1962年,來自全國19個省(市)的127名大、中專畢業生和242名工人,在這里扎下了恢復森林、重涂一片綠的夢想。幾代塞罕壩人經過努力,造出了112萬畝世界最大的人工林。 對于創造這一奇跡的塞罕壩造林人,本報曾大篇幅進行報道。2007年,塞罕壩造林人獲選“感動河北”人物群體。近日,省委作出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向塞罕壩機械林場先進群體學習的活動。 青春無悔 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和渾善達克沙地的最前沿。 1961年10月,時任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總局副局長劉琨一行,冒著零下40攝氏度的高寒,在人跡罕至的塞罕壩苦苦搜尋著森林生存的痕跡。在北曼甸上,他們見到了一棵迎風而立的落葉松,孤獨的松樹成了高寒壩上可以造林的科學見證。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將荒原變綠洲的使命召喚,讓來自全國的熱血青年向飛沙走石的塞罕壩進發。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第一代塞罕壩人,迎著凜冽寒風,在皚皚白雪的荒原種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樹。塞罕壩上便有了一種精神在這里扎下了根。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紀念館中,記者見到了一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的小房子。紀念館的講解員告訴記者,這種房子叫“地窨子”,是建場初期,創業者在室外作業時的主要居所。今年已經77歲高齡的袁國瑞老人告訴記者,由于當時造林任務重,交通不便,職工們都是就近搭棚住。“一進屋就是大通鋪,最多住20人。有時候,下大雪,門口都被封上了。” 今年74歲的趙振宇老人說,他們用青春年華,換取百萬林海,很值! 寂寞守望 3月11日,盡管許多地區已迎來春天,但塞罕壩依舊是白雪皚皚、冷風刺骨。此時的塞罕壩,一片寂靜,除了整齊排列的樹木,還有默默堅守在各個角落的護林人。 陡林子望火樓建修建在海拔1900米的山頂,59歲的瞭望員夏喚新夫婦就堅守在這里。看到記者來采訪,夏喚新的妻子王坤霞笑著說,“好久沒見到過這么多人了。” 走進望火樓,記者發現,一樓為生活區,大約有10多平方米的面積,里面放著一張床、一張桌子、一臺電視。二樓為瞭望臺。王坤霞告訴記者,他們兩口子已經在這座望火樓工作10年了。 記者在望火樓里看到了三個裝滿雪的水桶。“雪水是用來洗衣服的,如果大雪封山,有時也喝雪水。”王坤霞說,塞罕壩林場共有9座望火樓,其中大部分都有夫妻駐守。“兩個人能有多少話說,話說完了,只能大眼瞪小眼。”王坤霞說,他們下山的時間是6月15日,屆時夫妻二人連續在望火樓里生活將達9個月。 盡管望火樓的生活寂寞而艱辛,但一代代塞罕壩造林人依舊無怨無悔地堅守著。 夢無止境 如今塞罕壩已造林1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0%,是目前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日益顯現。 每年的七八月,是塞罕壩的旅游旺季,京、津、冀等地的自駕游車隊會紛至沓來。2013年,塞罕壩旅游接待人次突破50萬。 在許多人眼里,塞罕壩的樹木已經成海,到了可以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坐等如織的游人,盡收滾滾財源的時候了。但只要你走近造林人,就會發現,造林的夢想永無止境。 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田軍告訴記者,資源培育和管護仍是林場頭等任務。“我們自籌資金1800萬元,正在開展攻堅造林。”田軍表示,經過幾代塞罕壩造林人的努力,目前,林場適合造林的區域已經完成了造林計劃,為了讓塞罕壩綠色更濃,林場開始向一些土層極為瘠薄的山地攻堅。“土層只有10厘米,下面就是石頭,為了保證成活率,我們要把土運上去。這樣造林的成本每畝地達到了一千三四百元,而國家投資只有300元。”田軍說,為了種更多樹,林場通過開源節流,壓縮各種開支的方法,自籌造林資金。“我們打算把這些硬骨頭啃下來,每年增加森林覆蓋率一個百分點,也就是每年攻堅一萬畝。” 據介紹,塞罕壩林場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還產生了許多附加值,周邊群眾每年上山采摘蘑菇、野菜、藥材,到林場打零工等各項收入就達到上千萬元。 輝煌已成歷史,造林永無止境。新一代塞罕壩造林人將踏著前輩的足跡,繼續造林夢。 綠色數字在140萬畝的面積上,造出112萬畝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以只占河北2%的林地面積,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積。植出的樹排成行可繞地球赤道12圈。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80%,林木總蓄積量1012萬立方米。每年為京津地區凈化輸送清潔淡水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 |
關鍵詞:塞罕壩,先進,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