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八旬夫婦為烈士守墓64載
盡管年年去上墳,可李瑞德心里還是不踏實。“落葉歸根,我希望能給他找到家人,送他的尸骨回到故鄉。” 他從此開始了尋找,這個腳步一直沒有停止。 1981年,李瑞德因公到張家口出差,特意跑到張北縣打聽任華南親屬的消息。可惜的是,李瑞德只知道任華南的老家在張北,至于再具體一些,哪個鄉鎮或者街道根本無從知曉。 之后,通過種種渠道,李瑞德又先后聯系過當年和任華南一起來的土改干部,然而,這些干部來自全國各地,對任華南的了解也僅限于“張北”。 尋找未果,讓李瑞德很是自責。“華南,我沒能給你找到親人,不能送你回老家了。可你放心,只要我在,就跟你在一起。” 這是一個無言的承諾。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一個承德人對戰友的一份常人難以理解的終生的責任。 多少年,風吹不改,雨打不動,李瑞德堅持為任華南守墓。 多少次,省吃儉用,生活拮據,但每次上墳卻總少不了給任華南帶的點心和饅頭。 隨著年齡的增大,李瑞德的身體每況愈下。嚴重的肺氣腫甚至讓他咳嗽不斷,臥床不起。 躺在炕頭不能動彈的李瑞德把老伴兒叫到跟前兒:“我這身體不行了,你得接我的班兒,記著去給華南上墳。” 每年清明,比李瑞德小4歲的任淑蘭要步行近兩個小時,到任華南的墳上。“老李歲數大了,身體不好,我替他來‘看’你。你就放心吧,只要我們走得動一天,就給你上一天墳。” 李瑞德老兩口的兒女都在縣城里工作,多次要接二老去城里生活,都被他們拒絕了。“誰都知道城里的生活比這兒好,可是,我們要是走了,就沒人守著任華南,給他上墳了。” 這是個手機信號都不覆蓋、出門靠腿量的極為偏僻的村子。記者采訪的途中,崎嶇的山路上車還爆了胎。就是這人跡罕至的山溝里,李瑞德、任淑蘭夫婦與那三間幾十歲高齡的房子一起,默默地陪伴著當年的戰友。 “孫子說了,我們倆要都動彈不了了,他就接班,去給任爺爺上墳。” 躺在炕上,說幾句話都要咳嗽一陣兒的李瑞德說:“我活著,還有一個念頭,就是給任華南尋找親人,要不,我死不瞑目啊!”正說著,又是一陣兒強烈的咳嗽。 “任華南是為了我們漠河溝村犧牲的,誰也不應該忘了他。” 咳嗽過后,李瑞德的氣息慢慢平息,目光撒到墻上。 煙熏火燎、已變得漆黑的墻上,是兩幅偉人的畫像。(記者袁雪梅張艷梅朱娜)
|
關鍵詞:承德,烈士,守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