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項目返“鄉” 高邑知青四十載情系“第二故鄉”
歡迎回家。長城網 張世豪攝
活動的組織者張金平一看到當年的老支書宋書民時就緊緊擁抱在一起。長城網 董云鵬 攝
知青同高邑縣相關領導進行交流。長城網 張世豪 攝 長城網3月7日訊(張世豪 董云鵬)7日,20多名老知青再次匯聚到闊別四十年的高邑縣中韓鄉故寺村,帶著項目促進“第二故鄉”的新農村建設和村容村貌提升。 1974年,響應黨的號召第一批下鄉的知識青年來到故寺村,直到1980年最后一批知識青年離開,故寺村共接待了40多位知識青年;人已走,情未斷,此后的三十多年中,老知青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村子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返鄉,并希望盡己所能為鄉村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因為我們對這里有太深的感情了。”知青張先生告訴記者。 “剛來村子時,路上全是坑,土坯屋里都有老鼠洞,晚上老鼠滿地跑,甚至有時候還會鉆到被窩里。”知青韓女士回憶道。 當年,這些從城市來的知識青年最小的十六歲,最大的不過十八歲,他們不光面臨艱苦的居住條件,還有繁重的體力勞動。 “一些知青水土不服,一名少數民族的知青面臨生活習俗的問題,后來在村領導和房東的幫助下都一一解決。”時任村會計的李風紀說。后來,村里專門為知青蓋了“知青院”,但很少有人搬進去,大多都還是在老房東家居住。 知青回城后一直同老房東保持聯系,并見證了村子的發展變化。“這次本想到老房東家去看看,但是老人被孩子接到市里了,以前每年都會到老房東家做客探親。”孫女士說。 孫女士后來在交通部門工作,“前些年搞村村通工程,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就優先照顧我們村!” “我們組織知青返鄉團,一方面是想看看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村子發生的翻天覆的變化,另一方面通過實際調查研究為村里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為‘第二故鄉’的發展進步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知青返鄉團的組織者、石家莊市某企業的負責人張金平說。 中韓鄉黨委書記韓建輝說:“在知青‘返鄉’中,我們也響應招商上項目的號召,尋找商機,知青來訪后我們已經有了三個項目的合作意向,其中就包括中韓包裝產業園的包裝項目。” |
關鍵詞:項目,知青,高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