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稿]馬譽峰:高端引領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長馬譽峰暢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城網 趙曉慧 攝 長城網北京3月8日電(特派記者 劉偉 趙曉慧 賀宏偉)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長馬譽峰提出,高端引領、創新驅動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由之路。 理念高端是協同發展的重要前提 馬譽峰指出,從區域發展的實踐看,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始于改革開放初期,發展的理念是一步一步提升上來的,而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進入新世紀后,不斷加速推進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并且親自研究謀劃這一區域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思想和舉措,因此推進新形勢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應該在發展理念上,視野更寬,起點更高,內容更新。 理念高端,就是要用全球思維、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來審視和定位,把高端站位、高層對接、高端發展作為核心的理念,貫穿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各個層面,做到需要我們做什么就做什么,需要我們充當什么角色就充當什么角色。 他說,保定這些年的發展一直秉持綠色、低碳、開放、高端的理念,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以高端的理念引領協同發展,就是要用市場的思維和開放的辦法,用改革的思維和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前進中的難題,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力度,改善現有的產業結構,實現有中生新、無中生有。 要堅決摒棄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再走同構性、同質化發展的老路,不能再搞重復性的低水平建設,堅定不移地向技術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轉移,引進高端人才,培育高端技術,發展高端產業,積極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產業高端是協同發展的引爆點 馬譽峰強調,頂層設計要高端,要充分考慮京津冀三個地區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在功能同構、布局優化、交通體系、人口分布等方面,來加強頂層設計、戰略研究和規劃引導,使三個區域都達到資源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協調發展的目的。 產業選擇要高端,科學規劃確定京津冀三地的產業類別、功能布局、規模結構、發展定位,促進京津產業合理有序地向河北轉移,努力形成一個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 目前保定市確立了汽車和零部件、新能源和裝備制造、航空航天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12個支柱產業,規劃了總面積達1149平方公里的34個產業園區,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留足了空間,并且經過多年的培育,保定的長城汽車、英利光伏、巨力索具、奧潤順達門窗,這些企業已經具備先發優勢,形成了支持產業振興和區域發展的聯合艦隊,可以有效地引領高端企業向這一區域聚集,打造一批產業集群發展的引爆點。 創新合作要高端,京津冀地區聚焦了全國最多的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和高科技產業園區,是全國綜合科技實力最強、人才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應把創新驅動作為支持高端引領,協同發展的核心戰略,加強區域創新合作,打造科技創新的新型增長極。 據馬譽峰透露,保定市目前正在參照臺灣新竹工業園和美國北卡科研三角園的模式,全面加強與北京高等院校、中關村和國內外科技型企業戰略合作,規劃建設河北白洋淀科技城和白石山中美科技創新園,打造國家級的創新合作平臺。 生態高端是協同發展的有力保障 京津冀同處于一個生態系統,由于多年持續的超強度開發,致使生態空間碎片化,生態功能有所退化,環境容量縮減,這成為制約京津冀城市群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最大瓶頸。 馬譽峰 指出,要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要補齊生態環境這塊短板,增加環境容量,擴大生態空間,改變傳統的擴張發展的模式,要從根本上改善京津冀區域的生態環境,建立系統化,功能化的生態體系,應該在北京中心城市周邊,設置一個生態緩沖區。劃定城市開發的邊界,結合京津冀城市群未來發展規模和布局形態,對環首都的13個縣合理確定城市開發的邊界,科學設置開發強度,原則上可以臨近北京50公里區域以內不再上新的工業項目,可以利用保定腹地廣闊的優勢,規劃出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空間區域。 建設森林隔離帶,對劃定的京津周邊生態緩沖區域按照先易后難,先內圈后外圈的原則,實行退耕還林、退廠還林、退房還林,連區成片植樹造林,建設大型森林,打造環京津生態綠色廊道。 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涵養引用水源,恢復河流生命,補充地下水,切實加強白洋淀等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做好京津冀地區水的大文章。 |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