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反腐倡廉——權力進籠子 制度剎“四風”
“家常素菜明顯增多,大魚大肉下崗不少。”全國政協委員、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對今年全國兩會委員駐地提供的自助餐格外滿意。 在王海波委員看來,會上清風徐來,是去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的具體成果。 “如今,各級黨政干部、機關公務員普遍感到接待少了、宴請沒了。”在網上,有網友發出這樣的感嘆。 來自我省權威部門的統計也印證著群眾的感受。去年以來,我省全面清理和處置違規公務用車、超標辦公用房等,2013年全省“三公”經費預算比上年壓減2158萬元。辦公用房糾正91萬多平方米。查出吃空餉人員27621人,涉及資金1.3億元…… “連會上代表委員喝的礦泉水也‘實名制’了。”王海波委員十分感慨,但也有一些擔心:反“四風”群眾拍手叫好,“但大家也擔心這會不會成為一陣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設置制度籠子,從源頭狠剎“四風”,成為我省代表委員熱議話題。 “反‘四風’制度化,首先要堵住那些容易滋生‘四風’問題的制度漏洞。”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認為,“四風”問題的根源,往往是權力大、監管少,造成權力失控。他認為去年年底以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未來5年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規劃等接連出臺,建章立制、懲防并舉的反腐新思路體現的就是靠制度剎“四風”。 采訪中,一些代表委員針對“四風”形成的原因指出,不讓某些權力部門及相關官員、工作人員輕而易舉動用、揮霍公款的釜底抽薪之道,就是通過建立執行有力的財政預算等制度,并通過加強審計制度等,管住權、看緊錢。 “反‘四風’制度化,要切實可行,更要令出必行。”全國人大代表、承德市市長趙風樓說,反“四風”要抓源頭,最終要靠制度管權、制度管事、制度管人。但作為有長期效力的制度建設,必須結合實際,能執行、可實現、有指標。“比如領導干部的生活待遇問題,標準應當非常明確,既有利于監管,又能讓領導干部自律心中有數。” “政府不妨向企業取取經。”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盧慶國告訴記者,企業同樣存在“四風”問題。“我們公司副總好幾位,按人頭配司機配車輛負擔沉重,就不如公司出資補助副總購車款,車輛公務使用按公里補貼,私用則自費。如此一來成本大減。”盧慶國代表認為,企業定制度是為了實現預期效益,政府在反“四風”制度設計中也應明確成本控制線,不僅能消除“四風”,更能提升行政效率。 密設私人會所大吃大喝、以房屋先買后退支付高額違約金方式行賄……隨著反“四風”的深入,近期,一些官員腐敗行為也花樣翻新,愈發隱蔽。 “要向百姓問計,更要請百姓監督。”采訪中,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堅持反“四風”是全民的事,大家都應該是參與者和被監督者。要發揮群眾監督的力量,進一步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讓領導干部的權力使用可以充分地讓群眾監督,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 “要強化約束制度,也要強化教育制度。讓領導干部樹立起主動反‘四風’的自覺。”趙風樓代表說,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 “去年,我上了16堂預防職務犯罪教育課,聽課的都是國家工作人員,人多的時候,一堂課有五六百人,很受歡迎。”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賈春梅說,教育和培訓機制的建立很有必要,面對“四風”和腐敗,都應施以教育預防手段,使其“不愿為”、“不能為”、“不敢為”,成為領導干部的基本底線。(記者郭偉) |
關鍵詞:反腐倡廉,權力,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