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聽戲 永年縣西調下鄉讓村民過足癮
“千歲莫把民輕看,老臣為民盡一言。自古君清民為貴,帝靠萬民托江山……”日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惠民演出村村行”活動在永年縣講武鄉北辛村正式啟動。村民劉現書高興地告訴筆者:“在自家門口就能聽戲劇名家唱原汁原味的家鄉戲,真過癮!” 永年西調又稱“三搭板”、澤州調,是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入永年后而形成的一個獨立劇種。因不斷吸收永年當地人加入班社參與演出,同時,大量地受到了京劇及河北梆子、平調、亂彈、絲弦等地方劇種和永年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間戲曲劇種。解放初期,由著名作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定名為西調,概取“調自西來”之意。2008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著名西調表演藝術家張海臣為該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據了解,為更好地傳承和發展西調藝術,永年縣于2012年底專門成立了永年西調藝術研究院,加大了對西調藝術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組織開展傳統劇目整理和新劇目創作,并組織了40多場的送西調藝術到農村、到企業、到社區巡演活動,組織西調演員參加了河北省“絕對有戲”優秀節目下鄉巡回演出、山西晉城“金秋梨園藝術節”演出等活動,使這一傳統藝術在梨園重新煥發活力。 “這次我們準備了《潘楊頌》、《貍貓換太子》等名戲名段,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創作一批具有現代生活氣息的西調戲曲,讓群眾在欣賞西調傳統藝術的同時,更多更細地品味和感受鄉村巨變和美好生活。”永年縣文廣新局局長郭志軍告訴筆者。(王節英) |
關鍵詞:邯鄲,西調,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