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好人大家談]給“邯鄲小伙兒”更多理解
看了邯鄲小伙兒的事跡、《街道辦走進社區找線索》和《邯鄲好人大家談》等幾篇文章后,我想說:讓我們更多地給予邯鄲小伙兒以理解,他們愿意或不愿意“出現”,我們找或找不到他們,結果固然值得期待,但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已然給了我們感動,已然給了我們改變和學習的力量。“邯鄲小伙兒”已然成為邯鄲公民道德建設史上的一個標志性符號。 讓我們看一個故事。《呂氏春秋》中《子貢贖人》記載:春秋時期,戰亂頻發,魯國的不少百姓淪為別國奴隸。于是,魯國制定了一條法律——如果有人有機會且愿意出錢把奴隸買回來,幫助他們獲得自由,就可以到國庫領取國家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是一名富有商人,他多次掏錢贖買淪為奴隸的魯國人。為了顯示自己品性的高尚,他不僅不向國家要補償金,還以此為榮。孔子則認為子貢開了一個壞的先例,不但破壞了國家的法律,而且今后沒有人再愿意贖回自己落難的同胞。相反,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很高興,認為今后會有更多人勇救落水者。 在跌倒了扶不扶存在多種選擇和多種結果的當下,我市出現了“邯鄲小伙兒”。如果邢臺的王先生選擇了沉默,媒體也失聲,那么,“邯鄲小伙兒”便成了“子貢”,于道德建設無補。如果一開始“邯鄲小伙兒”自己站出來,我們也會報以肯定。雖然有人會投以不同的眼光,但他們依然是“子路”。如果我們找到了“邯鄲小伙兒”,他們也便成了“子路”,不一定得到一頭牛,但一定有鮮花和掌聲。如果“邯鄲小伙兒”執意選擇隱身,我們當然沒有辦法找到,但他們在我們心目中依然是“最美的子路”。 借用那首很流行的詩句:“邯鄲小伙兒”,你出現或不出現,就在那里,不來不去,你已然住進邯鄲人民的心里,寂靜歡喜。 讓我們更多地理解“邯鄲小伙兒”! |
關鍵詞:邯鄲,社區,道德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