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書畫家譚殿興:《龍梅》中洋溢著愛國精神
譚殿興的作品《龍梅》。照片由本人提供
譚殿興的作品《龍梅》。照片由本人提供
譚殿興與自己作品《龍梅》的合影。照片由本人提供 長城網2月21日訊(郭愛霞) 在河北省首屆農民書畫展上,來自邢臺威縣的譚殿興以一幅《龍梅》奪得美術類一等獎。在譚殿興的心里,畫好中國畫的基礎是學好傳統文化,從內心熱愛腳下的土地。 農家子遇上良師 譚殿興,藝名:墨勝。1970年4月生于河北威縣,1988年中學畢業后拜中國道教畫家、畫梅大師墨道人為師,學習國畫至今已有20余年。 高中畢業時,譚殿興遇上了他的恩師墨道人。其時,家里發生變故,沒有錢供他去讀書。恰《少林寺》《武當》等影片正在熱映,青春年少的譚殿興便一邊務農一邊跟著他的恩師墨道人學習畫畫。 墨道人擅畫梅,且種梅無數,對梅之神韻、品格熟諳于心。但是,剛學便遇大師,也許不是一件好事。譚殿興沒有一點基礎知識,比葫蘆畫瓢都是一件困難事。待手里有一點積蓄后就去石家莊大學從基礎知識學起。 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譚殿興放下了鋤頭,來到離家十里之遙的一個陶瓷壁畫廠做學徒、做畫工。再后來,廠子里生產轉型,壓縮了手工繪畫的工作。譚殿興就下崗了。隨后的二十多年里,他走了很多地方,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 一面打工,一面跟著墨道人學習繪畫, 以畫梅為主,兼修其他的山水畫。似梅又非梅 平常,譚殿興見到梅就要細細觀察體味一番。只要有梅花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跡。不光觀察梅,在二十年的打工生涯中,他經常到鄉野入深山觀察各種樹木的生長習性,從其他樹種中去尋找、領悟梅等自然生物受盡嚴寒,生生不息的精神。 仔細看譚殿興的梅,臨風傲雪、格調清奇,似梅又非梅,非梅又是梅,道法自然、兼具傳統而又不失時代特色。他用傳統圖騰來夸張梅樹形的意象,樹干的筆法和線條又融匯了草、隸、篆等書法的形意和氣韻,以書入畫,大氣磅礴。 畫作是文化底蘊的體現 從開始學習到現在,譚殿興的畫作就以龍梅為主。有人認可,也有人質疑,“你畫的梅花有龍的神韻就行了,現在有點太像了。”譚振興卻有獨到見解,“中國有一句老話叫老樹成龍。生活久了,老樹便有了龍的神韻,再把梅的凌寒傲雪的精神品格融于其中,這就是龍梅。” 在河北省首屆農民書畫展上,譚殿興創作的《龍梅》獲得了美術類一等獎。在譚殿興的眼里,這是一個無意間摘到的果實。他說,得獎后他仔細分析了一下獲獎的原因,“想把中國畫畫好,就要學習傳統文化,從內心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個國家、熱愛這個民族,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中國的文化底蘊。” |
關鍵詞:文化惠民,農民書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