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兩“捐髓英雄”同日為白血病患者送希望
王學軍是河北省今年第9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長城網 呂曉紅 攝
李文光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捐髓”救人。長城網 呂曉紅 攝 長城網2月20日訊(呂曉紅)來自邯鄲的兩位“捐髓(捐獻造血干細胞俗稱捐髓)英雄”李文光、王學軍同在20日這一天,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和石家莊國際和平醫院分別為兩名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懸液208毫升、222毫升。據了解,同一個城市的捐獻志愿者同一天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情況在河北省尚屬首次。 王學軍: 農民企業家到“捐髓英雄”的華麗變身 20日,當記者來到石家莊國際和平醫院血液采集室時,王學軍已經開始了捐獻工作。躺在病床上的他看上去很輕松,樂呵呵地和愛人在聊天。今年42歲的王學軍來自邯鄲武安市,他從一名“下崗職工”華麗變身為“農民企業家”,今天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捐髓英雄。 2011年,在一次與朋友一起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中,抽取了8毫升血樣成為一名中華骨髓庫志愿者。據他回憶說,當時也是他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之后,他也曾多次參加獻血活動,很多時候都因為血脂太高等原因沒有實現。 2013年中旬,正在工作的王學軍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原來這是河北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中,他得知自己已經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一聽到這個消息,他當時留取血樣成為志愿者的情景立馬浮現在腦海中。“這個沒有問題。”當被問到是否愿意捐獻的時候,王學軍想也沒想這樣說道。 王學軍告訴記者,當時留家里人電話的時候他留下的是愛人單位的電話。這期間,他自己也曾三換聯系方式,愛人所在單位也搬遷到別處,還換了電話。沒想到河北省紅十會的工作人員通過當時留下的號碼,幾經波折,又聯系到愛人單位,最后通過愛人又找到他,可謂歷經艱辛。 既然決定了要捐獻,王學軍可就沒有閑著,他一邊通過網絡等渠道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相關知識,一邊天天水煮青菜,少酒少肉,只為保證捐獻質量。“因工作原因,他平時喝酒很多,自從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電話后,他就開始改變飲食習慣。”王學軍的愛人告訴記者,為了支持他這一善舉,全家人一起陪著他吃素食。不僅家里如此,王學軍所在單位也非常支持。王學軍說,為此,單位還專門給他開了“小灶”。 經過努力,王學軍順利通過了高分辨檢測和體檢,離他救人又進了一步。在記者與他的聊天中,記者發現,他對捐獻造血干細胞有了很深的了解。“現在不敢說全部知道,大概了解80%以上。”王學軍說,不僅如此,他還把這些知識講給他的朋友,呼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據粗略統計,已有幾百人聽過他宣講。他表示,如果以后有機會他還繼續捐獻。 中午11時50分,隨著造血干細胞分離機停止轉動,王學軍成功捐獻222毫升“救命血”。據了解,這些救命血將于今晚(20日)23時左右輸入患者體內。王學軍是河北省今年第10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河北省第187例。 李文光: “捐髓救人”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明天(21日)就是我42周歲生日了,今年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20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采集室,來自邯鄲成安縣醫院的李文光成功“捐髓”為一名河北燕達醫院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據了解,他是成安縣醫院第三位成功捐獻者,同一個單位出現三位“捐髓英雄”在河北省也尚屬首次。 1972年出生的李文光是邯鄲成安縣醫院眼科副主任,2011年8月2日在一次獻血中,他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去年4月份一天,他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這個配型成功的機率有多渺茫,“當時心情真的是很激動,比自己中大獎還興奮。”李文光如是形容當時的心情。 “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李文光說,他覺得今天與日常工作一樣,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對于丈夫捐髓救人這一善舉,李文光的愛人程書霞非常支持,她告訴記者,能配型成功就是一種緣分,能救一定會救。她也在今天抽取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她希望把這種愛能延續下去。 中午12時05分,經過4個多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工作,李文光成功捐獻208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為此,也成為河北省今年第9例成功捐獻志愿者,河北省第186例。另據了解,邯鄲武安市賈飛也將于本月24日“捐髓”救人,至此,河北省邯鄲市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者將達到50位。 |
關鍵詞:捐髓,邯鄲,白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