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款打車軟件博弈背后的三大金礦
臺灣《經濟日報》20日刊載《叫車App背后的三大金礦》一文,文章指,目前兩大打車軟件瘋狂砸錢爭奪市場的背后,其目的不僅是推廣打車軟件而已,更是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的搶占未來商機爭奪戰,目標瞄準的是包括移動上網、手機支付市場,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市場先機。 文章摘編如下: 現在搭乘出租車的北京民眾,智能手機里都有一或兩個打車軟件(叫車軟件),只要輕輕一按,就可以解決打車難,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交通費。 新年伊始,包括北京、上海、福州等多地的搭車一族和出租車司機們,幸福連連。由騰訊和阿里巴巴各自投資的兩大打車軟件-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不惜砸下重金,陸續推出“請全國人民打車”的減免車費政策,這場兩大打車軟件的大火拼,消費者省了錢,司機賺了錢,軟件打車市場的大餅也被做大,堪稱“三贏”。 這場打車軟件大戰,看似消費者、司機和業者都是贏家,但“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商家背后的圖謀并不簡單。 兩大打車軟件戰爭于今年1月10日開始。當時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發起“獎10元車”營銷活動,用嘀嘀打車加微信支付的乘客,每一筆車費減免人民幣10元,同時還額外補貼司機10元。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還宣布,繼續投入人民幣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 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推出獎勵活動后,其主要競爭者快的打車也不甘示弱,1月22日支付寶錢包和快的打車也祭出補貼,只要消費者用支付寶支付打車款,乘客每單獎勵人民幣10元,司機每單獎勵人民幣15元,支付寶和快的打車還聲稱將為此活動投入人民幣5億元。 嘀嘀打車在2月17日宣布新的補貼政策,預計投入補貼的金額達人民幣10億元;而快的打車則挑釁的說,對乘客和司機的補貼“永遠比同行多1元”,打車軟件進入第三次大戰。 與春節期間的“搶紅包”大戰一樣,兩大打車軟件瘋狂砸錢爭奪市場的背后,其目的不僅是推廣打車軟件而已,更是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的搶占未來商機爭奪戰,目標瞄準的是包括行動上網、手機支付(行動支付)市場,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市場先機。 手機支付是未來趨勢,O2O商業模式(Online to Offline,在線與線下商務結合)更被視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模式。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去年大陸手機支付市場增加707%,手機支付和O2O商業模式發展前景充滿想象。其中,大數據時代,擁有這些資料,每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喜好,消費能力等,都可以被獲取與分析,成為商家的重要信息來源。 打車軟件競爭背后是行動上線,手機支付等網絡金融理財、大數據三大金礦的爭奪,誰先搶到市場,就是搶占未來商機。(汪莉絹)
|
關鍵詞:打車軟件,嘀嘀,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