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投毒案背后,教育缺了啥?
就在記者采訪廣西藝術學院校園投毒案期間,曾引起轟動的“復旦大學投毒案”于2月18日在上海公開一審宣判,被告人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校園投毒案作為極端個案,雖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兩起案件前后不到一年發生的背后,我們的教育也需要認真檢討和反思。 對比兩起校園投毒案,具體情節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響不同,但又有一些相似之處:肇事學生都是由于不能較好地處理跟他人的關系,與同學產生矛盾而實施危險行為。在對犯罪行為的認知上,這些學生也存在較大的認識偏差。“復旦大學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辯稱,他只是因為“愚人節”作弄黃洋而實施投毒,沒有殺害黃洋的故意;而在廣西藝術學院采訪時,種種跡象表明,那名大一女生原本想跟舍友開個玩笑,直到警方抓捕時才意識到問題會這么嚴重。投放關乎他人性命的有毒物質,在他們看來卻只是輕描淡寫的“作弄、開玩笑”而已,實在匪夷所思。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有了很大不同。記者接觸過的很多高校輔導員老師都反映,現在的學生工作不好做。這些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是自己住一個房間,在父母的呵護下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的謙讓和包容。本該從小就學會的如何與人相處的基本生存能力,在小學、中學應試教育的訓練中被嚴懲忽略,直到進入大學,才開始真正面對個體的社會化。 記者注意到,麥可思研究院連續幾年的跟蹤調查顯示,大一新生入校后最擔心遇到的問題中人際關系(占45%)排在了第一位,其后才是學習(占39%)、生活(占30%)。讓大學新生如此懼怕的人際關系這堂課,我們的高校、我們的老師又花了多少精力為學生補上呢?如果這個問題到大學還得不到重視和解決的話,我們就難免會看到因為文化和生活習慣沖突、學業壓力和生活瑣事導致的各種校園矛盾和悲劇。 投毒案暴露出肇事學生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漠視也讓人震驚。尊重生命原本是最基本的社會準則,但生命教育在年輕學生群體中的嚴重缺位,使得剝奪他人生命這樣突破底線的事,在投毒案當事人看來卻只是“作弄、開玩笑”而已。在廣西藝術學院投毒案中,肇事學生與同學發生一點小矛盾就想到要服毒自殺,其后明知有毒物質可能灑入飲水機里,卻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以為吃幾片維生素C就可以解毒。習慣了網絡化生存的年輕一代,更需要補上生命教育這一課。 事實上,近幾年來,高校在加強宿舍管理、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強化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方面也確實做了不少工作。記者在廣西藝術學院采訪時了解到,為了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學院在新生入學時會用心理量表對每名學生進行測試,入校后第一學期也會開設專門的課程對學生進行法制道德教育,為了提升宿舍管理水平,學院還專門招聘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做舍管員,校內心理咨詢室等也都一應俱全。但正如采訪中一位老師說的,學院能做的都做了,但做的是否真正到位,學生是否入腦入心則無從知曉。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我想如果我們的高校能把立德樹人的目標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的話,我們離做好這項工作的距離肯定會更近一些。(謝洋) |
關鍵詞:校園,投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