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壽縣委大院:歷經60年滄桑 樸素如百姓老鄰居
-建于上世紀50年代,如今依然使用,前后四筆重建款均“挪用”到 -與縣委大院低矮平房形成對比的,是一流的民生工程,當地連續 -靈壽縣委大院。記者 李志華 攝
-已經投入使用的靈壽二中。 作為千年古縣、革命老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靈壽縣最近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處于焦點中心的靈壽縣委大院內,八排瓦房歷經60多年滄桑而依然使用,并以其樸實無華、默默堅守的姿態,與當地高大氣派、現代一流的教學宿舍樓、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婦幼保健院等涉及民生的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網絡上,網友們親切地稱靈壽縣委大院為“最美縣委大院”。 縣委大院里是紅瓦白墻的低矮平房 古城西路51號,這是靈壽縣委大院的門牌號。如果還不好找,那就找靈壽全國聞名的透雕石牌坊。石牌坊向東50米,就是縣委大院所在地。透過鐵藝柵欄圍墻向里望去,一排排低矮卻十分整齊的紅瓦白墻平房掩映其中,錯落有致、古樸優雅。如果不是門前掛著的牌子和門衛,外人常常會以為這是一所老式的中學。 “幾十年了,這大院幾乎沒有變化。”今年66歲的吳和韻說。退休前,吳和韻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從1975年參加工作到2003年退休,他在這個縣委大院里整整工作了28年。“靈壽縣的干部里,可能就數我在這個大院里時間長了!”吳和韻笑著說。 吳和韻介紹,靈壽縣漢代便置縣。據《靈壽縣志》記載,縣委大院的現址從西晉時期一直到清代,都是縣衙所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將縣衙建成了兵營。1945年靈壽解放后,縣人民政府和縣委遷至此處辦公。上世紀50年代修建成了平房,形成了這座大院的雛形。1982年,縣政府遷走,縣委留在此處辦公至今。 如今的這座縣委大院占地22.5畝,共有房屋105間,二進八排,一共九個部門160名工作人員在這里辦公。這些老房子雖然歷經多次維修,但房屋主體結構一直沒變。房屋外面進行了涂刷,但許多地方,依然能看到那些年代久遠的老磚痕跡。在縣委組織部辦公室內,破了一個洞的天花板上,棚頂用的蘆葦清晰可見。 “我們剛來的時候,那時候地面都是泥土地。”吳和韻說,后來逐漸改成了磚墁地、水泥地。當時的房屋都是葦子頂,平房。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嚴重漏雨,上世紀80年代初,縣委大院曾進行了修繕,并改建為了瓦房。前幾年,墻基易潮處貼上了石片,原來的一色紅墻改成了白色和灰色,圍墻換成了鐵藝柵欄,屋內也鋪上了瓷磚,并將原來破舊的木門和窗戶換成了鋁合金門窗,縣委大院才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在縣委大院東北一角,是縣委書記、常委們的辦公室。走進縣委書記宋存漢的辦公室,除了擺設稍有不同外,房屋建筑結構和其他辦公室一模一樣。在一些辦公室的外墻上,已經出現一道道裂縫。對于這些,宋存漢說,“我們的辦公用房已經被建設部門列為D級危房了,必要的時候我們會進行加固維護。只要安全,縣委會一直在這里辦公。” 樸素的縣委大院,就像百姓的老鄰居 站在靈壽縣委大院門前,環顧四周,西面是牌坊廣場,著名的透雕石牌坊就位于此。東南北三面,都是老百姓的普通民房。全部都是瓦房的縣委大院,與整個環境很自然協調地融為了一體。 “每次到縣委大院辦事,都感到很自然,沒有一點兒的陌生感。”吳和韻這么認為,許多靈壽的老百姓也都這么認為。“這里都是瓦房,望過去一清二楚,老百姓來辦事的時候也很方便,用不著爬樓梯,推門就能進,沒有那種當官的高高在上的感覺。可能這就是‘接地氣’吧!” 60年的滄桑,換來的是這座縣委大院的樸素。在靈壽老百姓的心里,這座大院就好像老鄰居一樣,自然熟悉、平易近人。“60多年了,靈壽縣委大院的形象,已經在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了。或許,在靈壽的老百姓心里,縣委大院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吳和韻說。 由于工作職能使然,普通老百姓到縣委大院辦事的時候并不多,更多的就是在這座老院子門前輕松地走過。但是有時候,老百姓也會來這里信訪。“院子里的辦公室都掛著牌子,自然是哪個部門的事就找哪家,沒遮沒擋,該解決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唄!”在吳和韻看來,這也是縣委大院被老百姓贊為“最美”的重要原因。 其實,為了讓老百姓辦事方便,靈壽縣在優化發展環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去年的全縣干部作風紀律整頓中,全縣91個單位全部制定了《服務規定》、《群眾事務辦理流程圖》,讓群眾辦事一目了然。 在靈壽,還新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高標準新行政服務大廳,30個部門,68個窗口,236項辦理事項全部進駐,群眾辦事來到這里,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再也不必“周游列國”了。 |
關鍵詞:靈壽,縣委大院,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