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熱議剪紙藝術的傳承 傳統剪紙應多點“現代味”
河北省民俗專家熱議剪紙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傳統剪紙應多點“現代味” 在藝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剪紙藝術面臨的挑戰不可避免。如何保護和留住這份祖先傳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是迫切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在近日召開的高佃亮剪紙藝術研討會上,河北省民俗專家紛紛建言,保護傳統剪紙藝術,不僅在于妥善保護其最本質的文化精髓,更要重視并探索其傳承之路,通過創新與不斷融合,賦予傳統剪紙藝術新的現代內涵,在發展中找到新的生存土壤。 “剪紙屬于傳承藝術,有著傳承的譜系和脈絡。但同時它又是一種即興藝術,每一個剪紙藝人的每一幅作品,都注入了創作者的靈性和心血,這就是創新。高佃亮就是這樣一位敢于創新、樂于創新的剪紙藝人。”民俗學者鄭一民這樣評價,高佃亮的刀法細膩、瀟灑,精湛技藝入畫入字。更可貴的是,他的剪紙作品超出傳統藝術的表現套路,融入了更多現代藝術元素。 作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高佃亮幼年便受到剪紙藝術的熏陶,6歲時開始學習剪紙技法,先后拜多位名家為師。幾十年來,他專心研究傳統剪紙技藝演變歷程和各地剪紙風格特點,在傳承剪紙藝術傳統的前提下,不斷地從現實生活中吸取養分,對蔚縣傳統剪紙進行了創新,他創作的剪紙畫、剪紙書法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福祿壽喜圖》《吉祥圖》《戲曲百臉圖》等多達2000幅的剪紙作品受到了業內人士的一致稱贊。 “剪紙畫、剪紙書法是對傳統剪紙藝術的創新,它把繪畫、書法作品用剪紙的語言表現了出來。”省藝術研究所所長周大明說,經過千百年的演變,蔚縣剪紙已走出民俗范疇,逐步形成了“以陰刻為主,色彩豐富艷麗”的新特點,現在創作的蔚縣剪紙作品,不論花鳥、人物、山水,都如同畫一樣。在這個演變過程中,諸多蔚縣剪紙藝術家都作出了貢獻,高佃亮就是其中一位。 在高佃亮的剪紙作品中,不乏一些融入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藝術創作,比如,以中國夢和廉政建設為主題的剪紙作品。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杜書箱表示,記錄時代,反映當今社會的精神風貌,是剪紙創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有現代元素,把時代精神和新觀念融入到剪紙中。同時,要挖掘一些深沉的文化內涵,使之能夠流傳更加久遠。 “任何事物要有它的實用價值才能更多地被認同、更好地發展。”省民協副主席楊榮國說,蔚縣剪紙從以前的窗花發展到現在,點綴窗戶的實用性已經漸漸淡化。讓這一古老的傳統藝術煥發生機,還要在現代實用性上下功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僅止步于保護階段是遠遠不夠的。放在櫥窗里展示的文化是沒有生命力的,而融入每個人生活之中、不斷自我發展并賦予其新的內涵,方能擺脫失傳的危機。 剪紙要想真正走入現代家庭,必須結合現代藝術設計。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平思認為,現代裝飾畫非常強調裝幀的藝術性,剪紙藝術也可以借鑒此法,從而使現代剪紙朝著精細化、高端化發展。唯有這樣,剪紙作品才能真正地走向市場,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談及剪紙作品的市場化,民俗專家王自勇表示,走市場要有一個底線,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核心和靈魂的手工元素不能丟,蔚縣剪紙的兩大特色,即刀刻和點彩不能丟掉,否則,蔚縣剪紙就會“泯然眾人矣”。(河北日報記者劉燕) |
關鍵詞:剪紙|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