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礦企瞄準綠色謀轉型 南宮打造綠色增長極
隆冬時節,臨城縣岐山湖畔,由河北新惠通公司投資建設的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仍在緊張施工。去年以來,臨城縣陸續涌現出30多個這樣的“綠色”項目,總投資超過30億元。 面對礦山資源利用率低、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嚴峻形勢,臨城引入倒逼機制,要求每個礦山企業必須新建一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綠色環保地面項目。礦山企業與縣政府簽訂責任書,并繳納保證金,按期完成地面項目建設的可收回全部保證金,未能按期完成的,所繳保證金用于獎勵已建成綠色項目企業。 臨城礦企紛紛瞄準綠色謀求轉型升級,向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高新技術、文化旅游、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轉移。興強公司曾是礦山企業,新投資2.1億元建起了年產100萬噸超細礦渣微粉生產線。負責人楊瑞強介紹,原材料是尾礦廢料和高爐水渣,產品屬新型建材,生產過程不產生任何廢棄物,“我們算了一筆賬,新項目產值比原來采礦高2倍,前景十分廣闊。”。(孫建偉 趙英麗 王永周) 鐵腕治理污染,優化產業結構,南宮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踏上“趕超”與“轉型”的統籌發展之路,加快打造綠色增長極。去年底,該市在獲得全省節能減排雙優秀的同時,提前超額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針對小皮毛作坊、小化工攤點多的市情,南宮市深入開展環境專項治理,先后關停小皮毛、小化工438家,限期整改112家,搬遷40家,斷電6家,先后完成了廢水深度治理、燃煤鍋爐煙氣治理等40項減排工程。與此同時,建立更嚴格的項目環評審批制度,將排污總量指標作為項目審批的“總控制閥”,將污染企業“拒之門外”。 鐵腕治污做“減法”,調優結構做“加法”,南宮市棉毛紡等三大傳統支柱產業“有中生新”,家電電子、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三大新興產業加快集聚。據介紹,該市家電電子制造業已被列入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發展勢頭尤為強勁。15個商貿流通及配套設施項目相繼落戶,總投資90多億元,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提速。(許文鳳博) |
關鍵詞:邢臺,轉型,綠色增長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