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傘塔下的年輕人們
還未入秋,北方的清晨已有絲絲寒意,讓剛出宿舍的曉月不禁打了個寒戰,她顧不得拉上風衣的拉鏈,提著兩大袋滿滿的零食,便一路小跑沖向校門,因為她知道自己快遲到了。 秋天的腳步總是來得很輕盈,沒聲音,就像一陣風一樣,突然從背后慢慢緩緩抱著你。跳傘塔下的楓樹林已隱隱約約地泛著點金黃,不知道是哪個調皮的孩子在一張墨綠色的紙上故意涂上了些許黃色,讓原本單調的綠色增添了一絲靈動。這風景若讓曉月發現了,她一定會拿起手中的相機,調好光圈和亮度,讓這個美麗的瞬間定格。可惜現在,她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仍然一路小跑,只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終于,曉月氣喘吁吁地沖到了校門,而巴士早已發動了馬達。曉月來不及整理自己蓬亂的頭發,便一頭鉆進了大巴。今天,這群生活在跳傘塔下的年輕人們將前往一個特別的地方。 曉月,出生于一個南方小城,在當初報志愿時,為了能離父母遠一些,更好的鍛煉自己,她沒有選擇南方的學校,而是毅然選擇了北方。可是習慣了南方的氣候和環境,初到北方,她頗為不適應,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的。直到她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貧困山區支教活動,在孩子們的迷茫而又渴望的眼神中,她發現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所在,并且愛上了這片土地。所以,她和那群年輕人們每個月都去看望那里的孩子。 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他們到達了目的地——一個貧困山區的小學,這里,有一群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天使。 不巧的是,這天恰逢學校放假,孩子們都回家了。無奈之下,曉月撥通了孩子家中的電話,問清住址后,便和搭檔決定去家里看看。 鄉下的道路崎嶇不平,散布著大大小小的石子,這讓走慣了柏油馬路的曉月連聲叫苦。大約走了一小時,他們看到了在門口等候的孩子。 而眼前的建筑:土坯房,農家小院,泥土地面,還有老舊的房板,讓曉月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孩子母親聽到聲音后把他們引進了房。在低矮的門里面,一盞昏暗的白熾燈從房梁上無力地垂下,照亮著家中墻壁的唯一裝飾——孩子在學校獲得的獎狀,卻怎么也照不亮房里的每個角落;灶臺里,柴火正噼里啪啦地燒著,母親麻利地掀開鍋蓋,舀出兩碗熱水來。頓時,一股苦澀的味道隨著那口水一起進入曉月的嘴里,然后化成了沉默,彌漫在空氣中。 也許,對于曉月這個什么都沒有經歷的人來說,明白這一切是慘白的。畢竟,這里的孩子,無論從年齡、智商等哪個方面來說,都和城里的孩子相差無幾,但他們今后要走的路卻相去甚遠。歸根到底,是知識改變了命運,但之所以在知識的占有上存在差異,卻是實實在在地因為貧困。因為貧困,有的孩子早早地輟了學:因為貧困,能上高中的孩子成了極少數的幸運者;因為貧困,有些孩子重復著父輩們的生活:種地、靠苦力打工、早早地結婚生子。而如果沒有知識,這種貧困的宿命還會繼續源源流傳。 要離開了,兩人什么也沒說,只是把先前買好的零食和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都留下了。 回來的路上,車廂里格外的安靜,每個人都若有所思。曉月望著窗外的玉米地,一言不發。 回到學校,這群年輕人約定下個月依然不見不散。 生活在跳傘塔下的這群年輕人,是人們常說的九零后,但他們不是輕浮狂躁的一代,他們有夢想,有追求。從那次支教回來后,他們在自己的夢想記錄本中又加上了一條,那就是:為中國的繁榮而奮斗,實現中國夢。因為他們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不僅僅是自己的未來,更是國家的未來,明白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跳傘塔,還是靜靜地矗立在校園中,只是每天經過這兒的年輕人們開始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 |
關鍵詞:青春,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