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提案]規范書寫 部分課本改用硬筆手寫體印刷
長城網1月12日訊(劉延麗)長期以來,教師普遍反映學生字跡潦草、隨意簡化、難以辨認,影響了學生成績的客觀評價,不利于中高考網上閱卷的實施,也為手寫文字的數字化處理增加了難度。在2014年河北省“兩會”上,九三學社河北省委提交提案,建議在義務教育期間,部分課本改用硬筆手寫體印刷。 提案稱,在中、高考評卷,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的作文打分中,字跡非常重要,只要字寫得好,就可能會增加5分卷面分,相反字跡潦草可能會失分。對于醫生來說,字跡潦草更是普遍,大家普遍反映看不懂醫生的處方,導致的醫療事故也屢見不鮮。而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尺度,導致學校、家長和考生只重抓分數,忽視了書寫卷面的整潔;電腦無紙化的出現使學生接觸手寫體文字的機會大大減少,而電腦打字不會體現出字跡好壞,書法就成了“雞肋”;學生學習期間主要接觸的是課本,雖然印刷體排版的課本字體規范,但不適于手寫臨摹,因此學生普遍不知道如何規范和美觀書寫漢字或英文等等。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建議,借鑒葉圣陶、豐子愷等在民國時期編寫的《開明國語課本》,將義務教育階段部分課本改用硬筆手寫體印刷,一方面不會增加額外費用(一次性制版印刷,平均到每本教材的費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不斷強化刺激,使學生自小就耳濡目染。如果課本字體易于模仿,教師也有具體范例用于教學而減輕備課負擔,學生書法水平必將提高。 在實施范圍上,可覆蓋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可以首先進行試點,建議至少小學和初中語文及英語、小學低年級數學采用手寫體;在字體選擇上,不同年齡段按照書寫掌握的難易程度分級,字體可以多樣,建議小學生以楷體為主,初中生以行書為主,高中以后可涉及草書,英文書寫體也應盡量貼近目前國外日常生活中的書寫模式,以利于學生畢業后能夠辨認和模仿外文手寫信件;在書寫筆選擇上,可根據目前教學狀況采用不同筆型,硬筆已經成為主流,建議三年級以前課本采用鉛筆書寫,三年級以后課本則分別采用水筆、圓珠筆和鋼筆書寫,毛筆字可作為高年級選修。總之筆型多樣,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加以臨摹。 此外,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建議,不同科目及其章節應該由不同類型的書法家書寫,樣式數量要盡量多些,讓學生體會到不同手寫體的優美風格,以便了解掌握每種字體的不同書寫模式。書寫者由教育部從現有的書法名家中擇優征集,每隔一段時間應重新選拔和更換,做到與時俱進。 |
關鍵詞:手寫,印刷,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