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兩代老兵“隱身”資助百余貧困生(圖)
41年前與千里之外的塞北豐寧結緣 1972年,8歲的周建和跟隨父親周萬坤的部隊從天津來到豐寧,第一次見到大山深處的九龍橋小學。 第一個冬天,讓周建和永生難忘:零下三十攝氏度的氣溫,穿上所有衣服都無法抵御風寒教室。為了取暖,他們在教室的火爐上烤熱磚頭,再墊到腳下捂暖冰冷的腳心。“土石壘成的矮房,三條腿的板凳,廁所里的糞便堆積到蹲不下人……” 時任駐軍某部副師長的父親周萬坤,組建了臨時工程隊,僅僅用了兩周時間,就為九龍橋小學建起了一排五間辦公室、四間教室的紅磚平房及兩間伙房和鍋爐房。 殘破的九龍橋小學一下子成為豐寧縣城最漂亮的建筑。 周建和長大后,從父親戰(zhàn)友處聽說,父親拿出自己的積蓄,加上號召戰(zhàn)士們募集的幾千元“津貼”,一點點湊夠了工程款才蓋成了小學。遇到上不起學的農村孩子,父親就自掏腰包給孩子們。 1982年春天,周建和離開了生活10年的豐寧,回到天津參加高考。當年8月,還沒等到成績發(fā)榜,他就參軍來到了豐寧縣城離九龍橋小學僅一河之隔的部隊,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 父親雖然人不在豐寧了,心卻總是惦念著第二故鄉(xiāng)那所他親自建造的小學,逢年過節(jié)都要偷偷往學校寄錢,署名“老兵”。 在通信營當戰(zhàn)士的周建和每到發(fā)津貼日,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每月10元的津貼分出一半,給缺衣少食的孩子們買生活和學習用品。 1986年,周建和考上了軍校。帶著對豐寧的難舍難分,周建和離開了第二故鄉(xiāng)。然而,他和父親一樣,人走心不走,每年都要通過戰(zhàn)友或同學捐資助學,這一做又是十個年頭。 周建和的戰(zhàn)友李曉清動情地告訴記者:“軍校學員的津貼每月33元,他省出25元,托還在豐寧當兵的戰(zhàn)友轉交給貧困學生。后來他當了干部,收入相對多了,每年捐助的數(shù)額也隨著多了!” “他為什么讓別人轉交?”記者問。“他這樣做,就是不想叫受助人知道他是誰!”李曉清說。 |
關鍵詞:資助,貧困生,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