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關于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決議
十一、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9.建立健全以大氣和水污染防治為重點的環境保護制度。完善和落實京津冀區域大氣、水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建立大氣、水污染監測預警機制,對污染嚴重地區實行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建設項目排放總量指標限制以及產業項目區域限批。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健全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建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依法嚴厲打擊超標排污的企業和責任人。 50.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倒逼機制。穩步推進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改革和大用戶直購電交易試點。清理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優惠電價政策,嚴禁自行實行電價優惠和電費補貼。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產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建立企業排污IC卡總量監控管理制度,實行重點排污企業排污濃度和排污總量雙控制。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上限,倒逼超標產能退出、節能減排達標和自然環境改善。探索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的長效機制。 51.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市場。建立健全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機制,在電力、鋼鐵、水泥、玻璃等重污染行業逐步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建立健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污染治理的體制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分包服務、第三方運行等模式,參與環境基礎設施和工業企業環保設施的建設、運營。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生態環保領域的信貸支持,拓展節能環保設施融資、租賃業務。 52.加強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設。開展全省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做到登記機構、登記薄冊、登記依據、信息平臺“四統一”,切實保護產權人合法權益。加快建立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明確城鄉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區范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 53.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全省環境功能區劃,研究劃定禁止開發區紅線、重要生態功能區紅線和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紅線,生態紅線區域面積不低于全省國土面積的20%。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核定全省地下水超采區范圍,明確超采區和限采區,逐步修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農產品產地劃分制度,對土壤環境質量不符合標準的,劃定為農產品禁止生產區。 54.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理順資源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推進水資源費納入資源稅擴圍改革。爭取全國首批環境保護費改稅試點。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制定完善生態補償標準體系和效益評估機制。逐步建立生態補償信息發布制度。研究建立省以下重要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 |
關鍵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