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從老舊社區開始
三年前我們在現在住的小區買了一個單元房,這是上世紀末一個企業單位自建的樓房,沒有物業,沒有門衛,沒有打掃衛生的,是個“三無”社區。門衛沒有,各戶自己管理自己的財產,丟了自認倒霉也就是了;最苦的是沒有環衛。我們來時,樓道和樓梯扶手被塵土覆蓋得簡直不見真面目,有老人上下樓梯想扶一下都沒處下手。樓院也雜草叢生,蚊蟲肆虐。 那年初冬,我與老伴穿著長袍罩衣,戴著口罩和頭巾,先清理起了樓道。我們住三樓,60多級樓梯,連墻壁徹底清掃了一天,累得腰腿酸疼,汗水濕透了內衣,盡管戴著口罩,鼻腔和氣管的垢污還是一點一塊地咳吐不盡。接著又清理了樓區的雜草和瓦礫,拉出幾車,直到院里沒一點紙屑和廢塑料,50多米長的樓區煥然一新。我們人生地不熟,沒有奢求大家的夸獎和贊揚,默默堅持了幾年。 后來,我們終于感動了“上帝”。先是一位和我們前后腳搬來這里的年輕媽媽,她和孩子經常是放學回來先拿掃帚打掃樓道,還在樓道口種了幾棵鮮花,院里有了少有的清新。最讓人高興的是,相臨幾個單元的住戶也都動了起來,不僅保持了所住樓道的干凈,50多米的樓區再不是我們自己打掃了,我們就像幾位“環衛志愿者”一樣,自備工具,堅持自愿清掃所在樓區的衛生。 但是,我們的樓區干凈了,而另外幾個大的樓區間還有堆了十幾年的建筑垃圾,積水、雜草、瓦礫困擾著上百戶人家,這就絕不是幾個老頭老太太能做的事情了。所以,在討論治理大氣污染的同時,我認為,不要只盯著那些大的物業區、新的社區,像本文所說的老舊社區的“環衛死角”正是污染的源頭,群眾管,單位政府也要管,這樣才能收到綜合治污的目的和效果。 |
關鍵詞:治污,社區 |
責任編輯:張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