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之行愛心團隊
當我們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們享受來自親朋好友的關愛時,有這樣一些孩子卻正經受著貧困和家庭變故帶來的磨難。貧困的生活條件、簡陋的學習環境、匱乏的營養補給,讓年幼的他們飽受生活的艱辛,卻無力改變現狀。在故城縣有這樣一個愛心小團隊,團隊成員不計報酬,四處奔波籌集善款,幫助需要救助的孩子,使他們實現繼續上學的夢想。 “敏之行愛心團隊” 2008年由故城縣愛心人士王敏發起,是一個自發的民間非營利性的愛心組織,“奉獻愛心,盡快行動”,團隊以“發揚奉獻精神、發揮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為宗旨,積極參與慈善活動,以救助單親、孤兒、貧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實現繼續上學夢想為目的。 王敏今年50歲,是故城縣古泉酒廠的普通職工, 2006年,王敏的丈夫遭遇交通事故,身受重傷。就在同年,公婆又相繼離世,女兒又剛剛考取大學,接連變故,不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債務。生活重擔全壓在了王敏身上。是熱心鄰居送來一張2.4萬元存折,抵押貸款讓女兒走進大學。“要是別人的孩子也因為貧窮沒法上學怎么辦呢”。從那時起,幫助貧困孩子上學的念頭就在王敏心中扎了根,她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從2008年起,她的業余時間和心思,全花在聯系愛心捐款、幫助貧困學生上。 愛心團隊的毛新波,今年63歲,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退休教師,他一直關注教育事業,關心著貧困孩子。他說是故城縣敏之行愛心團隊這個資助貧困學生平臺,讓他能夠以最大的力量,幫助貧困孩子有一個圓大學夢的機會,將來對社會做出貢獻。雖然辛苦,但他感到非常快樂和有意義。目前團隊成員有18人,團隊成員沒有驕人的官位,也沒有優厚的經濟基礎,但是他們都有一顆扶貧濟困,熱心公益,不求回報的愛心,他們來自社會各界,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貧困孩子走出困境,重返校園,學有所成,回報社會。 故城縣鄭口鎮楊野莊村的高月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孩子,在她5歲那年,父親就患上精神病,發起病來,神志不清。7歲那年,母親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小高月與患病的父親和年屆八旬的爺爺相依為命。2009年爺爺病世,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高月面臨輟學的困境,就在這時,愛心人士王敏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愛心團隊努力下,高月得到社會各界救助,讀完高中,2012年被河北經濟貿易大學尋取,圓了大學夢。像高月一樣,坊莊鄉蘇莊村的郝世愣也是個苦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因過失傷人被勞教,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他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殘缺的家庭和貧困的家境使他幾臨輟學,但命運無情,人間有愛,是王敏帶領著敏之行愛心團隊,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氣,今年中考郝世愣以620分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故城縣一中大公費班。 多年來,團隊成員利用節假日工作之余,自掏費用,為貧困學生奔波呼吁,尋找媒體,尋找慈善機構,尋找愛心人士資助。并利用一切機會參加各種愛心活動,水靜界·衡水市救助貧困兒童愛心大行動新聞發布會、水靜界·衡水市救助貧困少年兒童慈善晚會、石家莊慈善總會、衡水九大品牌愛心義拍活動現場留下了團隊愛的足跡。 孫鳳敏、呂占勝、果曉玉、趙全、賈方丹、王興等一個個貧困學生先后得到了愛心團隊的幫助。對于每一個申請求助的學生,團隊都要親自去他們的家里、學校進行走訪,實地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習情況。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了詳細的檔案;每一筆助學善款,都做了認真登記,并清楚地記錄下去向。愛心團隊成立之初就建章立制,通過陽光捐助,透明操作,讓每一分來自社會的善款都用到孩子們身上。敏之行愛心團隊發起人王敏經常說:“我不能辜負了這些好心人的善心,要讓愛心人知道,他們的善款都透明透亮地及時交到學生手中。”團隊組建四年來,共籌集善款12萬余元,先后幫助貧困學生近50名。 愛心團隊時常鼓勵受救助的學生要樹信心,立志向,勇敢的面對困難,把滴水之恩化作自強不息的動力。還引導他們要心存感恩,與愛同行。2012年暑期,受助學生高月、孫鳳敏、賈方丹、趙全、郝世愣、高洪峰、孫文婷等貧困學生,在愛心團隊的幫助下組成“愛心家教團”,以愛還愛,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為需要幫助的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課業輔導,把愛心傳遞下去,慕名前來接受輔導的中小學生達80多名。“愛心家教”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燕趙都市報》、《衡水晚報》、《衡水新聞》、《直播衡水》、《故城新聞》、《故城方圓》等多家媒體和欄目都進行了報道。 大愛無疆,愛心無限,奉獻是美德,幫助是快樂!多年來,敏之行愛心團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社會的承諾,始終在助人為樂、尋找愛、奉獻愛的公益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將“大愛”精神不斷傳遞開來。 |
關鍵詞:志愿服務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