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 河北杜彥良當選工程院院士
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昨日(12月19日)分別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值得特別祝賀的是,石家莊鐵道大學副校長杜彥良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 據介紹,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科技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兩院”院士增選每兩年舉行一次。 中科院的53名新院士是從391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平均年齡54歲,其中60歲及以下的占85%。經過此次增選,中科院院士總數為750人。 中國工程院的51名新院士是從560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的,年齡最大的是77歲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設計師徐芑南,最小的年齡48歲,平均年齡56.9歲,60歲及60歲以下的占82.4%。至此,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達807人。 此外,來自美國、法國、丹麥、以色列、巴西、印度的9名科學家也新當選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1名。至此,中科院外籍院士總數為72人。中國工程院2013年選舉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其中美國籍4人、澳大利亞籍1人、丹麥籍1人。通過本次增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總數增至45人。 -新華社、本報記者何昳 杜彥良院士簡介 年齡:57歲 科研成就: 30多年科研歷程中,圍繞道路與鐵道工程領域的狀態監測與安全控制技術研究,提出并創建了以“長期監測、安全評價和快速修復”為核心內容的交通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技術體系。 研究成果攻克了高寒高原極端惡劣環境下監測系統的長期穩定、高精度低功耗自動采集與遠程傳輸穩定性實時評價與預測等世界性技術難題。 創建的開敞式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TBM)安全掘進、狀態監測、使用維護為一體的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形成了國家級工法和故障判別標準。 結合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的特殊需求,自主開發了基于分布式光纖傳感的鋼軌裂紋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道床與路基連續檢測與病害識別技術、高速鐵路輪軌力監測與鋼軌磨耗預測技術,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國際領先水平,并在我國道路與鐵道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所獲榮譽: 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2項;作為主研人,參加青藏鐵路工程和我國第一條采用TBM施工的秦嶺特長隧道工程科技攻關,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重大工程一等獎。 |
關鍵詞:杜彥良,工程院院士,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