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文化 保定老馬號書場越講越精彩!
臺上演員一襲長衫大褂,左手拿折扇,右手執醒木,說得熱鬧;臺下12張桌子,人坐得滿滿當當,大伙兒喝著茶水、嗑著瓜子,聽到精彩處,拍手叫好……12月14日晚上,由保定群藝館演員表演的相聲專場,在保定直隸大劇院老馬號書場精彩上演。 “老馬號”是直隸大劇院兩大演出場地之一,可容納100多人,薈萃相聲、評書、快板、京韻大鼓等傳統說唱曲藝。書場外觀是金碧輝煌的仿古建筑,書場里邊更加講究。一進門,一股歷史陳舊感迎面撲來,紅木門窗,八仙方桌,長條木凳,青花瓷茶具。柔和燈光下,一個30余平方米的小型舞臺,散發著淡然悠遠的人文氣韻。 保定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厚重的歷史傳統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有著滄桑久遠歷史的“老馬號”,就是古城歷史的印證。 “老馬號”在清末民初就是保定的一道獨特風景,猶如北京天橋市場一樣熱鬧,是一個綜合市場,不但貨物充足,而且說書的、唱戲的、耍雜的樣樣齊全。說書場是當時老百姓找樂子的地方,聽客來了,鑼鼓一響就開場,有古有今、有說有唱,古今并存、說唱結合。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當時“老馬號”文化的繁華興盛,成就了“老馬號”特殊的歷史地位。 作為全國、全省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市,保定市近年來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市。保定市直隸大劇院是中宣部重點文化建設項目,是文化引領戰略和文化惠民工程實施中的重要一筆。 直隸大劇院是保定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優勢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大劇院是在紅星影劇院的基礎上,由河北旺隆集團斥資4000多萬元改建而成,可容納800多人觀看,主要演出大型歌舞、話劇、京劇等。自7月19日正式啟用以來,該劇院承接了現代京劇《紅燈記》、話劇《風華絕代》,推出了由保定人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型抗戰劇《鬼子進村了》等多場高水平的專場演出,為居民帶來了全新的視聽盛宴。 而老馬號書場自5月16日開講以來,堅持免費公益性。“現在,我們的演出已成慣例,每周都有綜合場、戲曲場、相聲場,迄今已演出近90場,場場爆滿,成了保定市夜文化的主要場所。”直隸大劇院經理劉剛說:“老馬號書場給保定帶來的既是傳統文化的回歸,更是一種新的現代生活的開始。” “已經來了好多次了,這次還帶來了好多朋友。”50多歲的馬玉蘭第一次踏進這里,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現場的表演直觀生動,演員和觀眾可以無隔閡的交流和互動。 保定群藝館相聲演員紀杉告訴筆者,他們的演員有職業的和非職業的,有大學生、公務員、工人等各行各業的人,年齡也相差懸殊。但是大家都對傳統曲藝非常癡迷,都有專業精神,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了這里。 “保定市大概20多年沒有正規的演出舞臺了。以前我們演出都是跑場子,像個漂泊的孩子。現在有了專業的舞臺,就像有了家一樣,演出的勁頭更足了。” 養魚先養水。觀眾認可了,曲藝作品才具有恒久生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對傳統曲藝文化的審美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曲藝需要注入更多的時代元素,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才能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演員郭云鵬說:“演員與觀眾直接對接,為我們的創作更指明了方向。現在我們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表演得更好,如何使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發展和創新。傳統文化只有傳承下去,才有恒久生命力。”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一個城市的精氣神。保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國英說:“我們要借助老馬號書場這個平臺,弘揚保定本土文化,向廣大群眾提供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讓更多的人了解保定傳統文藝,讓直隸大劇院成為保定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新亮點和新地標。” |
關鍵詞:書場,老馬號,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