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醫生要對患者的錢袋子負責
醫患關系緊張,在當下似乎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白衣天使仿佛都墮落成了魔鬼。依筆者一管之見,其實在全國大大小小的醫院里,醫生和患者之間,每天上演得更多的還是溫情和善良的故事。 老伴退休前,是縣醫院一名內科主治醫師。退休后醫院返聘她到內科門診上班。工作幾十年了,我勸她喘口氣歇歇腳,頤養天年,見好就收,現在醫患關系這么緊張,別把這輩子的好名聲毀了。她卻執拗地說,你什么時候見我跟患者緊張了?我就這點給人瞧病的本事,有生之年多救治一個人多積一分德,什么時候干不動了再說。 還甭說,愛人返聘幾年了,雖然忙忙碌碌,卻整天樂樂呵呵,簡直越活越年輕了。隔三差五,還時不時帶一包豆角,兩把青菜,幾根黃瓜,有時還提三五斤家養的笨雞蛋回來,說是“粉絲”們自家種養送的,小“腐敗”而已,自己拒絕反而顯得疏遠了。我理解,禮輕情意重,這里邊凝聚了病號們太多的感情和信任。 根據我的觀察和了解,老伴之所以和患者的關系一直比較融洽,不外乎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熱情。一份熱情,勢必換回一份感動和理解;二是負責。對患者的病情負責,是醫生的天職,無須多說。更值得注意的是對患者的錢袋子負責,這也是當下患者家屬普遍關心的;三是求精。正是因為堅持不懈地學習,對醫療技術的精益求精,從醫多年,從沒有發生一例誤診,更談不上醫療糾紛了;四是嚴謹。說白了,就是不能出紕漏,對患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文章寫到這里,我聽到老伴的手機又響了。不用說,一定又是她的“粉絲”們打來的電話,不是問病的,就是咨詢如何服藥的,或是聯系哪天來找她復診的。一時間,我忽然覺得有說不出的感動。我想,其實,絕大多數的醫生還是恪盡職守的,可敬的。絕大多數患者也是通情達理的,可愛的。 |
關鍵詞:醫患關系,醫生,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