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井底群體”,是為了改變
能否給“井底人”一個落腳城市的暫居地,比如個別城市探索過的、供農民工居住的“一元公寓”;或者給他們一點,提供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機會。 隨著媒體的報道,一個常年居住在井下的特殊群體,走入了公眾視線。這些人不同于通常想象的流浪者,而是在城市底層謀生的打工者。為了節省開銷,只能在免費的井底穴居。“井下10年,為了孩子,我覺得值” ,“像我這樣的人,跟要飯的差不多,尊嚴在我身上談不上”……這些“穴居者”的內心表達,更是讓聞者心酸。 看著那些圖片和報道,很多人內心涌動著悲憫,但看到隨后井口陸續被封、“井底人”何去何從沒有著落,人們也不禁心存擔憂。如果媒體的報道讓“井底人”無家可歸,如果旁觀者在表達完同情之后,卻讓“井底人”面臨更慘的生存境遇,那還不如不要去“幫倒忙”。 這些擔憂有一定的現實背景,但值得追問的是,對這些“井底人”不聞不問,就是最好的選擇嗎?很多城市包括北京,都曾發生過因熱力管道泄漏導致的故障。這些人常年生活于管道邊上,即便從安全角度說,也是難讓人放心的,畢竟,沒出事不代表不會出事。如果看見了卻無動于衷地走開,何嘗不是一種不負責任乃至殘忍? 關注或許未必能徹底扭轉他們的命運,但關注畢竟給改變創造可能。實際上,沒有外界的關注和幫助,他們命運的改變是極其緩慢的,有的人已經住了十幾二十年,還是不能走出地面。如果誰都繼續選擇無視,他們還將在危機四伏的井下,生活多少年? 當然,媒體的善意,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理解。無論媒體是否報道,這些“穴居者”都是一種客觀存在。沒有一個國家或城市,可以完全杜絕貧困群體的存在。他們雖然貧困,卻都在自食其力,“雙手換飯吃”,他們的存在本身,并不丟城市的人;怎么對待他們,才是檢視一個城市文明的關鍵。封堵他們寄居的井容易,但要想好他們的后路。 從短期來說,要給他們一個容身之所。不是短暫式的救助,而是給這些愿意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一個落腳城市的暫居地,比如個別城市探索過的、供農民工居住的“一元公寓”;或者給他們一點職業培訓,提供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機會。此前有關部門不是沒有嘗試過救助,但如那位井下穴居者所說,“救助我一個,一家人沒吃喝”。“傳統”的救助思維,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 從長遠來看,更好的社會政策才是最好的救助手段。這些井下穴居者,是把社會最底層人所面臨的困苦,以更集中極端的形式表現了出來。比如,孩子多給家庭造成的負擔,巨額計生罰款留下的債務,自身綜合素質導致的找工作難,高昂房租帶來的巨大壓力……這些因素糾纏疊加,成了他們不堪承受之重。其中有哪些是可以通過完善社會政策而改變的,值得探究。 媒體關注“井底人”,不是為了刺激大眾的眼球,而是為了改變。現在媒體的接力棒已傳給政府和社會,與其一味抱怨指責,不如共同出力,讓這個群體得到更好的關照。 |
關鍵詞:暫居地,農民工,職業,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