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農民劉敏:和盜獵者周旋 成大鴇守護神
大鴇,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飛行動物,雄性體重可達18公斤。有關部門統計,大鴇在中國已變得相當稀少,估計總數僅有800-1000只。 在黃驊市,有一位熱心于保護大鴇的農民劉敏,十幾年來,每年大鴇來此越冬的半年里,他小心翼翼地呵護它們,與盜獵者周旋,成為大鴇的守護神。 相機是劉敏保衛大鴇的武器
他帶記者見到了珍稀的大鴇 “我快有三十年沒有見到大鴇了。”與記者同行的當地朋友、42歲的劉勝利說,一路上他很懷疑,我們這一次能不能見到大鴇。 我們來到黃驊市官莊鄉王吉莊,這一代洼大村稀,冬日的田園顯得空曠而遼闊。 劉敏早早地在村邊等我們,這是一個壯碩的、樸實的、樂呵呵的農民。他36歲了,這是平生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因為有著名鳥類保護志愿者組織綠野方舟的介紹。“我怕媒體報道我,會影響了大鴇的安寧。”劉敏說。 記者表示一切聽從他的安排。劉敏說,我們的轎車不能開,只能坐他的農用車,不然大鴇就被遠遠地嚇飛了;我們距離大鴇群只能在200米之外,而且只能他自己下車,因為大鴇對他可以接受,但對生人非常警惕;不能為拍攝大鴇的飛翔而驅趕驚嚇,只能拍它們自然的樣子…… 記者一一接受了他的要求。劉敏滿意地樂了,然后開動了農用車,我們擠在駕駛室里,一路顛簸,過了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過了一片田野又一片田野,詳細的地點他不講,他怕暴露了大鴇的棲息地。“開車,得燒柴油,這是奢侈的,我平時就騎自行車、電三輪,一走就是幾十里。”劉敏說。“大鴇今天能在嗎?”我們心里直嘀咕,因為每天都會遷飛的大鳥行蹤不定,而且它們目前是“稀世之鳥”。 在一個地塊,劉敏將車停下了,透過車窗,他指著前方二百米的地方:“看到了嗎?大鴇。” 我們沒有看到,因為它們的色彩與周圍的環境非常融合,偽裝性非常強。接過劉敏的望遠鏡,我們看見了,珍稀的、傳說中的大鳥———大鴇出現了! 一只、兩只、三只……一共是11只,頭有點像鴿子,身子有點像斑雞,整個身形由于高大而又像鴕鳥…… 盡管不能走近它們,但能在望遠鏡里看一看它們已是非常難得。在華北平原,歷史上它曾非常豐富常見,而近些年,已漸漸成為一種傳說。《詩經》這樣說,“肅肅鴇行,集于苞桑”,一個“肅肅”把大鴇抖動羽毛直立而行的樣子形容得非常貼切。 十七年前,他成為大鴇迷 劉敏是王吉莊土生土長的農民,農忙時種地,農閑的時候,大鴇飛走的半年,他開農用車、面包車跑出租,大鴇飛來的時候,他不出去掙錢打工,整天呆在地里,看護大鴇,直到來春大鴇北飛。“我對大鴇的感情,連我老婆都吃醋。”劉敏笑著說。 20歲時,在地里干活,劉敏發現了一根異常漂亮的羽毛,他很納悶,這是什么鳥呢? 出于好奇,于是追尋與這根羽毛相關的蛛絲馬跡。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他在地里轉,突然發現兩只大鳥!就是它們身上的羽毛,這就是老人們曾經說過的大鴇! 從此,劉敏成了大鴇迷,冬天里他有時間就一個人在空曠的野地里轉悠,剛開始時每年見到大鴇的次數不多,就兩三次。后來,隨著他了解大鴇的習性和遷徙的特點,幾乎大鴇是他家養的鳥類一樣,每天出去都能見到。“每天一感覺,大鴇哪塊地它不會去了,應該出現在哪塊地里,基本不會差。”劉敏說,除了自己的村莊,整個黃驊哪里會有大鴇棲息,他都一清二楚。 劉敏與大鴇像是心有靈犀,獨自見大鴇時,大鴇一點兒也不怕他,它們連他的農用車都認識,他遠遠地與大鴇打招呼:哥們兒,我來啦! 每天看望大鴇成了劉敏冬日里主要的生活,大鴇壽命很長,許多大鴇都認識他,他也認識它們,知道某一只去年或前年發生的事兒。 劉敏見到過許多大的大鴇群,去年見到的一群有204只!看來,大鴇在中國存在的數量或許遠比科學家推斷的多。這是個令鳥類愛好者高興的數字。“大鴇太有趣了,它機警性非常高,我與它們保持的安全距離也控制在四五十米,其他人距離數百米它們就警惕飛走了!我見到的是大群,它們會分成小群,每個大群中,只有一只鳥是頭鳥,器宇軒昂,霸氣十足,時刻機警地觀察著四周的風吹草動,其他的鳥都是傻傻的。如果分成十只一群,那么又產生一只頭鳥,時刻機警地守衛,九只都是傻傻的;分成三只,也有一只是頭鳥,其他兩只傻傻的。頭鳥一看就是領導,時刻為整個群負責。這和書上講的不一樣,書上說有一只鳥是哨兵,其實是頭鳥。”劉敏介紹這大鴇,如家庭成員一樣熟悉。 相機,保護大鴇的武器 劉敏下地時,會背上草筐,現在到地里拾柴草的多是老人。他每天都會撿些柴草回家,門口堆成了垛,自家用不了,就送鄰居。 劉敏的工具是一把長柄的鐮刀,另外,還會帶上他的武器———一架設在北京林業大學的“中國大鴇保護與監測網絡”辦公室贈送的相機。 村里人不知道劉敏每天到地里干什么,都覺得他可能精神有點問題,但肯定不會做壞事。 被愛鳥的動保專家、攝影愛好者發現是一次偶然。一次劉敏在地里見到兩個東張西望的人,一看不是本地人,他直覺與鳥有關,他們問:這里有大鴇嗎?他非常生硬地回答:絕對沒有!結果他堅決的態度引起了對方的注意,后來交談知道對方是真的來保護大鴇的,于是成了朋友,黃驊有個保護大鴇的農民的消息被傳了出去。 每年有半年在地里,劉敏說他一點都不寂寞,因為每天都有故事。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警方收禁獵槍,鳥類的境遇開始好轉。但狩獵者并沒有罷手,劉敏在地里轉,經常要面對自己的對手———獵人。 劉敏的眼睛像鷹一樣尖,遠處來的人,他能夠分清是獵人還是行人,狩獵的摩托車他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見。 盡管,狩獵摩托很快,獵人手里有弩或者非法的獵槍,但劉敏有大鴇一樣的機警。 他的武器就是相機。獵人奔著大鴇來了,劉敏就咔咔地照,一般對方會停下來,有人會罵他,質問“你干什么吃的?你算老幾?”劉敏說,“我就是保護大鴇的,你要住手,就此一回我也不追究。你要敢傷害大鴇,繼續干,這些照片我就給你發出去,就有人會管你!” 這樣的經歷有幾十次了,但慶幸,一次也沒有發生更惡劣的沖突。劉敏身高體壯,而且身后還背著一把長長的大鐮刀。 除了保護大鴇,見到有捕獵野雞野兔的夾子,他就撿起來扔到河里去。 遇到嚴重的情況,他就撥打滄州林業局公安分局長的電話,對方一看是劉敏的電話,一準接案處理。隨著執法部門近年越來越重視,劉敏感覺大鴇和自己的狀況安心多了。 有了他在,大鴇是安全的,遇到驚嚇,大鴇會向著劉敏飛。因為保護大鴇,一年只給家里干半年活,家里的日子被同齡人落下,妻子也理解他,因為大鴇就是他的命。孩子也跟他學,孩子說,爸爸,誰要打大鴇咱就揍他。劉敏哈哈大笑:用不著,有爸爸在場,他們不敢!
|
關鍵詞:大鴇,盜獵,動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