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引發就業取向微動 男女觀點大不同
養老問題最牽掛 25歲的小劉是石家莊市某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基層公務員。11月29日下午下班后,他在社區菜市場花費十元買了豆腐干、一根鴨脖和兩個饅頭,回到了租來的房子里。 “平時也就吃這些東西,中午一般是炒餅面條之類的,一天飯錢控制在20元以內。我和另外一個賣菜的小伙子一起租的房子,我的房間大點兒,一個月700元,比他多100元。”小劉告訴記者,他每月工資剛剛夠房租和飯錢。 “但是我不用交養老保險啊,以后養老金據說有不少,而且老人都告訴我,雖然剛入職工資低,但是以后津貼和福利還是會有的。私心來說,我支持延遲退休。”小劉坦言。 與樂觀的小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未雨綢繆的省會某英語培訓機構員工易天。她告訴記者,最近她正在咨詢理財師,準備投資一筆個人養老儲備金。 “我老公年薪15萬,我月薪八千,年終獎三萬吧,我倆加起來在石家莊算收入比較高的了,以前真沒想過養老的問題。延遲退休政策出來以后,我在公司打聽了一下,發現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特別混亂,最后也沒弄清以后到底能拿多少。于是決定養老還是靠自己,我們打算開始理財,計劃退休以后每個月生活費能達到一萬。”易天說。 “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你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請按次序排列。”針對記者調查問卷上的這一問題,83%的受訪者將“個人養老支出壓力增大”排在了首位。 更現實的擔憂則來自大齡下崗員工等群體。 50歲的老李在省內某建設集團工作,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制時,當時處在管理崗位的他有幸留了下來,但他的很多老同事卻早早下了崗。“我們的工作比較艱苦,好多人年輕的時候身體就落下毛病了。現在到了這個歲數,身體好點兒的還能打零工勉強維持繳納養老保險,身體不好的尤其是家里雙下崗的,只能東拼西湊借錢交保險。好不容易盼到60歲可以領取養老金了,這一延遲就得少領好幾年養老金。” 最近,人民網推出“聚焦養老金改革”系列報道。報道指出,九成以上網友呼吁盡快廢除養老金雙軌制,認為這是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前提。“企業退休人員和產業工人關注的就是廢除雙軌制,比照同等資歷公務員對企退人員‘提低就高’,這是百姓企盼的大方向。”老李認為。 隨后,記者致電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延遲退休需要中央層面的頂層設計,但養老制度改革是大勢所趨,我省今后還將就企業退休人員和下崗人員養老等問題進一步做好配套管理工作。 事實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社會保障的表述遠不止一句“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這些表述已經說明,延遲退休是一項綜合性工作,相關政策將置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下穩步推進。 |
關鍵詞:延遲退休,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