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農村環保多來點“新意”
最近看到有關農村環保的兩則消息,不禁眼前一亮——一則是河北內丘縣金店鎮張麻村建起了太陽能污水處理廠,不用一度電每天就能處理三四十噸污水。該設備全自動化運行,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出水水質穩定,不僅徹底扭轉了過去臟亂差的村容村貌,而且處理過的水用來灌溉農田,節省了不少開支;另一則是河北灤縣榛子鎮北鐵村家家戶戶安上了污水處理“小魔罐”,只需挖一個1.5米深的土坑,砌入水池、下罐、接管、壘滲水井,在不用電源、無需藥劑,不需運行費用的前提下,通過污水處理罐內生物填料掛膜,對污水中各種有機污染物進行生物厭氧和耗氧作用,使污水中各種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不能不說,當前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要想使農村環保走上科學現代化道路,真正轉變農村面貌,就必須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地找出路,從這個意義上看,內丘縣和灤縣的做法,非常值得效仿。 首先是“新”。無論是太陽能污水處理廠還是污水處理“小魔罐”,都非常新穎,都體現了新科技在環保上的應用,這對于物質基礎薄弱的農村來說,非常適用。其次是“巧”。農村水污染點多面廣,極難治理,運用太陽能污水處理廠實現綜合處理,一步到位;運用污水處理“小魔罐”更是巧妙方便,一勞永逸。三是“實”,環保治理通常“只見投入,不見回報”,近期效益很難顯現,這也是農村環保治理難的主要原因。但上述兩項技術卻給當地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當然會“叫得響、吃得開”。 值得提醒的是,當前一些地方的農村環保工作仍然存在墨守成規、走形式、“一陣風”等現象,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多出新點子,多引新技術,農村環保工作才能上新臺階。-馮麗敏 |
關鍵詞:環保,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