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農民工歷時五年發明節水馬桶
●節水80%,三年能省出一個野溝門水庫 ●獲邢臺市長認可推廣,但仍受資金和市場掣肘 新聞提示:樊保山停不下來。這位不安分的巨鹿籍農民工,自兩年前拿下節水馬桶的國家專利后,便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他沒有想到這條道路走得如此艱辛,也沒有想到普通農民工還會得到來自一市之長的幫助,所以,他說永遠不會放棄,為了節水,為了夢想。 對于明天,依舊有展望 熟練操作 簡陋環境 五年上千次試驗 11月底聯系樊保山時,他正在銀行忙活,12月初,再聯系,在一些政府職能部門游說。 資金和市場,需要樊保山自己親力親為。“既然選擇了創業,就不會放棄。”樊保山告訴記者。 出生在巨鹿樊家堂村的樊保山,已至不惑之年。2007年,他在邢臺搞衛浴安裝,發現大多用戶使用的馬桶浪費嚴重,嘩嘩流失的水讓他心痛,于是,他的“倔勁兒”又上來了,下決心研究節水的馬桶,不僅為用戶省錢,也為邢臺這個缺水的城市省水。 不顧別人反對,憑著他10多年打工時學到的機械安裝維修經驗,自己摸索著看圖紙,加工模具。沒資金,他拿出自己打工時掙的2萬多元,不懂電腦,他便請加工廠家按圖紙制出模具,再加工成樣品,一個零件從設計到應用,要用半年多的時間。 經過5年上千次的試驗,他組裝的第一臺超級節水馬桶出爐了,他像得了個寶貝兒子一樣心里高興,拿到邢臺市科委申請專利,負責同志熱情接待了他,該鼓勵說:“邢臺市還沒有這一方面的專利,你填補了咱們邢臺市的空白。” 2011年9月21日,其研發的腳踏機械式節水座便器成功獲得國家專利。 為了讓這個專利落地生根,產生更高的節水效益,他四處借錢,在邢臺市高開區注冊了一家以“一生水”為名的小微企業,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節水衛浴產品公司的小老板。 三年一個野溝門 并非每一位老板都像這個詞語那樣光鮮。 在最初的日子里,“老板”樊保山從老家巨鹿縣的配件企業里尋找合作伙伴制造五金配件,從廣東購進坐便器的陶瓷外殼,在自己租賃的廠房內組裝打包。除了組裝,還有維修,任何一個產品出了問題,樊保山都要第一時間趕去,“不想失去一個客戶,也不想失去一個經銷商。” 櫛風沐雨幾年光陰之后,在如今節水馬桶樣品室里,擺著一件件顏色、型號不等的節水產品。 樊保山用一個傳統馬桶和一個節水馬桶邊演示邊講解:“節水的馬桶一次沖水0.8升,這是一次小便的用水量,大便一次1.7升左右,而傳統的馬桶一次沖水是6升,這樣前后比較節水約80%。他的奧秘在于節水馬桶改變了傳統馬桶的S彎道水封結構,采用活塞直落式雙層密封排水,既節約了用水,又無異味。” 然后,樊保山算了一筆賬。邢臺野溝門水庫儲量為2880萬立方米,該市居民按20余萬戶計算,若每戶居民都用節水馬桶,每年可省水800余萬立方米,這樣3年約能省出一個野溝門水庫的水量。 “衛生間里坐便器的一次小小變革,就能產生如此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用戶傅恒杰如此感慨。 政府扶持與市場推廣 2013年4月,邢臺市委第五期內參上刊登了《一個農民工的國家專利》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叫傅恒杰,是邢臺學院副院長,也是節水馬桶的一個用戶。 該篇文章旋即引發當地領導的關注。邢臺市長孟祥偉做出批示,贊揚他的創新和節水工作:“這可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算得清的水生態治理措施。” “樊保山的節水馬桶效果好,擬在兩區試點社區試用。”邢臺市工信局、水指辦、開發區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次到他公司登門服務,使他深受感動和鼓舞。 感動之余,困擾樊保山的市場推廣與大筆資金注入依舊未能從根本上改觀。“市場前景很好,與傳統馬桶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拓展起來依舊需要時間。還有資金,起初創業東拼西湊的錢都砸進去了,要想維持資金鏈的正常運轉,空間還很大。”樊保山坦陳許多老員工的工資都未能及時發放,“在靠一種創業的激情和對前景的展望在維持”。 而在當地觀察人士看來,樊保山所遇到的眼前窘境,是當代農民工創業群體現實境況的一個縮影:創業啟動資金嚴重不足,相關優惠政策落不到實處,鼓勵創業的氛圍還不夠濃厚。但樊保山說自己還會堅持下去,在邢臺這樣缺水的城市,在當前營造百泉復涌的大形勢下,“節水”文章值得好好做一做。(記者張會武文/圖) |
關鍵詞:發明,節水馬桶,國家專利,農民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