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賬會”背后是政績考核“失重”
前不久,武漢市一市直單位反映,僅去年全年,該單位就接到了1300多個開會通知,平均每個工作日要開5個會。更有基層干部坦言,“每天都疲于奔會,最多一天要開9個會,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辦實事,工作只能晚上加班做”。(《人民日報》12月2日) 開展工作離不開開會,對于一些上級的重大指示精神或重大決策,沒有會議這種既傳達又解答的形式,下級官員可能對于精神實質拿捏不準,由此就會厘不清工作總方向,工作重心極易出現偏差,而開這樣的會正可以避免這樣的失誤。因此對于上級召開的這樣會議,不但不能精簡,而且是非常必要的,而下級參加這樣的會也是對自己工作思路的一種清晰化梳理,這樣的會議無可厚非。 然而客觀地說,這種承載著重大指示精神或重大決策的會議不可能天天召開,因為“重大”二字本身就是一種理性限定,只適用于極少數情況。如果都“重大”了,實際也就不存在“重大”了,這樣的會議如果變成了一種常態(tài),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也是對“重大”二字的貶值,其背后損失的就是工作效率和會議成本。再說,一次重大會議,意味著后面的工作重點在于落實到位,并產生效果;一次這樣的會議,其后面應是一系列腳踏實地的跟進,這都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而如果一個會議接一個會議,馬不停蹄腳不沾地,如何有時間和精力將工作落在實處? 一年開1300多個會,平均每個工作日要開5個會,顯然不會都是重大會議,絕大部分只能是一些習慣性的“臺賬會”。按“臺賬會”慣例,本級官員要參加上級官員召集的會議,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然后再召集一個會,向下級官員傳達上級信息催促工作進展;之后下級官員再開個會向更下一級官員分解落實指示精神,每個會都是一對一單線進行,相距再遠,也要趕場。如果不到會場點個卯、發(fā)個言,說點客觀上還沒有進展的“進展”,上級的工作臺賬上就無法顯示落實情況;如果更上面檢查下來,就會被認定為沒有抓落實。而如果點了卯、簽了到、發(fā)了言,即使工作還沒落實,在臺賬上也算落實過了,今后若真是出了對工作不利的問題,那也算是有了原始記錄,上級也就推脫了大部分干系,所有的板子都是下級挨著。 上面有檢查下面就有交代,臺賬上來,臺賬上走,臺賬既是一種上級落實工作的記錄憑證,也是一種上級推脫責任的工具,更是一種通行于各級機關的折子體語言。在一些地方,成也臺賬,敗也臺賬,它強大的現實功能和統領一切的重要性,使官員對它鐘愛有加。臺賬在手,就是主動權在握,進可攻,退可守,有了成績就是自己開會有方,出現了失誤就是下級沒有按發(fā)言落實,所以,不管哪級領導,沒有人敢不重視它。而每級會議召集方,都會有這樣的臺賬,以臺賬為核心,層層向上,以會場點卯、臺賬簽到、現場發(fā)言作為將來落實工作的考核依據。這為各自將來的輾轉騰挪留下了想要的空間,所以,才會出現一年開1300多個會的現象。 一年開1300多個會,使基層干部沒有了辦實事的時間和精力,但卻使上級領導有了寫在紙上的資本。這種工作作風的虛浮,其背后就是領導政績考核制度的失重。政績考核,本來應當是實來實去腳踏實地的事,但在一些地方,卻成了紙來紙去、腳踏臺賬的事。這使得上上下下都被裹挾于一種虛無縹緲之中。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要從領導政績考核制度入手,破滅其中所有的虛浮泡沫,讓一切都來自于實際融匯于地氣,使失重的政績考核制度回到堅實的地面。(馬進彪) |
關鍵詞:開會,基層干部,政績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