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條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企優先招殘疾人
“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招錄公務員和招聘工作人員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招聘殘疾人。”日前,河北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殘聯等7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保護殘疾人勞動就業權益。 招錄公務員,不得拒絕殘疾人 我省從1997年開始實行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百分之一點五的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并為其提供適當的工種和崗位”。這一制度為改善我省殘疾人就業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相關規定落實難、用人單位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等問題。 根據《意見》,各級黨政機關在招錄公務員時,對符合國家規定的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的殘疾人,不得拒絕錄用,不得額外設置限制殘疾人報考的條件。招錄機關專設殘疾人招錄崗位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要給予放寬開考比例等傾斜政策。各地在招錄公務員時,要結合實際,采取適當措施,努力為殘疾人考生創造良好的考試環境。 各級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落實并指導各部門做好殘疾人公務員招錄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工作。要建立黨政機關殘疾人公務員實名制統計制度,準確掌握殘疾人公務員底數。 到2020年,縣級以上殘聯及直屬單位聘用高校殘疾人畢業生不得少于20% “各級黨政機關中的非公務員崗位(科技、技術、后勤等),要積極安排殘疾人就業,并依法與殘疾職工訂立勞動合同,保障其合法權益。”《意見》規定,到2020年,所有省級黨政機關、地市級殘工委主要成員單位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各級殘聯機關干部隊伍中要有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干部。省、市級殘聯機關干部隊伍中殘疾人干部的比例應達到15%以上,縣級以上殘聯及直屬單位新錄用、聘用工作人員中,高校殘疾人畢業生不得少于20%。 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應根據行業特點,確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招錄符合崗位要求的殘疾人就業。企業對招錄的殘疾人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訂立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殘疾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實行同工同酬。 超比例安置一人,可一次性給予3000—5000元獎勵 《意見》規定,對參加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吸納殘疾人就業并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加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的獎勵力度,提高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根據《意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含福利企業)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按殘疾類別超比例安置一人,可一次性給予3000—5000元獎勵。獎勵資金用于無障礙設施改造、購置方便殘疾人就業的專用設備和工具及社會保障等,所需資金從本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列支。安排一名盲人或者重度殘疾人的,按安排兩名殘疾人計算。 殘疾人就業不達規定比例,應足額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意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應嚴格按規定標準足額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數額由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依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核定。與財政部門有直接撥款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財政部門代扣;其他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地方稅務機關代征。對拒不安排殘疾人就業又不繳納殘保金的用人單位,可采取在媒體上進行曝光、通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措施。各地應將用人單位是否履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義務納入各類先進單位評選標準,對于不履行義務的用人單位,不能參評文明單位和先進單位,其主要負責同志不能參評先進個人。 將就業困難殘疾人納入就業援助對象范圍 “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發揮好用人單位與殘疾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意見》指出,要主動走進殘疾人家庭和用人單位,準確掌握轄區內就業年齡段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全面了解轄區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掌握第一手信息。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在服務大廳內開設為殘疾人服務的專區,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政策法規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 街道(鄉鎮)、社區(村)基層就業服務平臺要將就業困難殘疾人納入就業援助對象范圍,對其就業狀況和就業培訓需求等基本信息建立臺賬。發揮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和殘疾人就業服務網絡平臺作用,準確發布職業供求信息,實現殘疾人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高效、快捷的雙向選擇,重點做好向用人單位的推薦工作。 加強就業教育、指導,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 按照《意見》,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其他社會組織,都要針對殘疾人特性和類別化培訓需求,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提高殘疾人的職業能力和水平,結合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為殘疾人提供有針對性的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服務;各類特殊教育學校和職業院校要對在校的殘疾學生強化中級以上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就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 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協助用人單位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殘疾人招聘活動,促進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殘保金不得挪作他用 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殘保金征收使用管理,更好地發揮殘保金對促進殘疾人就業的作用。各級財政、地稅部門落實征收機關的責任,完善征收措施、規范征收程序、加大征收力度,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 《意見》規定,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擅自多征、減征、緩征殘保金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人的責任。進一步規范殘保金使用管理,殘保金要專項用于殘疾人職業培訓、獎勵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單位、扶持殘疾人就業相關支出,不得挪作他用。要將殘保金收支納入各級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記者追訪: 該如何保障殘疾人就業? 記者張清華 殘疾人由于身體某方面功能受損,想謀得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比常人要付出幾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和艱辛。他們在尋求工作的道路上處處碰壁,“吃閉門羹”成了常有的事兒。 身體的殘疾本身對他們就是一種打擊,然而生活的不順更是讓他們覺得實在無奈,但他們也渴望活得更好,期待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干啥都沒人要” “這么多年,找過好多工作,沒有人愿意雇我。”55歲的劉文民,家住石家莊市裕華區,幼時因一場大病,致使左手、左腳再也不能動了,二級肢體殘疾。“小時候發燒得的后遺癥,沒錢治就成了現在這樣子,啥也干不了。” 劉文民初中畢業,看到同班畢業的同學都有活兒干,而自己卻沒有人愿意要,心里很是著急和自卑。“要是雙手都能動也行,還能干點糊紙盒的事,現在是實在沒法兒。”從劉文民的話語中,能明顯感覺出他的期望就是自己只要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干點活謀生就行。 “單位都愿意用正常人,誰愿意用殘疾人。”劉文民應聘過保安、木具公司、制衣廠等無數個崗位,但是沒有一家單位肯要他。當他應聘保安時,對方則反問他,“你都跑不動,能抓得了賊嗎?正常人都用不過來呢,誰用你啊?” 無數次的被拒之門外,劉文民的心已經“涼”透了。實在沒有辦法,最后只得自己“創業”,賣起了水果。隨著年齡的增長,行動不便再加上身體不好,水果生意也是實在沒法再做了。“干不了,身體不允許。” 現在除了靠大兒子在外打零工補貼家用外,每月400多元的低保金是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妻子患有糖尿病,常年需要看病吃藥,沒有工作。“小兒子正在上大學,負擔挺重的。”劉文民每天蹬著三輪車收廢品。“掙不了什么錢,但也不能干坐著啊。” “日子總得往下過,希望能找到一個殘疾人公益崗位。”這是劉文民最大的心愿。“只要有人愿意用我就行。” “有個事兒干就行” “天冷了,本來生意就不好的按摩店更加冷清了,不知道該怎么辦?”這幾日,藁城市張村的盲人謝明敏非常犯愁。謝明敏和丈夫都雙目失明,靠在村里給人按摩維持生計。 謝明敏的嗓音非常好,原來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她就去給人唱歌,一天掙幾十塊錢。后來,這樣的活也是越來越不好找了。“學個按摩吧,也算是條出路。”就這樣,在生活的壓力下,謝明敏學習了按摩技術,在村里開起了按摩店。“村里人按摩挺少的,但是我們又沒有錢在市里開門面,只能將就吧。” 謝明敏有一子一女,兒子正在讀大學一年級,女兒讀初三,家庭重擔壓得她實在有些喘不過氣來。按摩店的生意不好做了,謝明敏打算出去找個工作,可是她又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什么。“自己看不見,也沒有上過學,可能很多人不愿意用我吧!那我也得試試,有個活兒干就行。” 利好政策需要持續監督落實 保定市順平縣的劉繼臺,4歲時因右半身肌肉萎縮,落下了終身殘疾。他織掛毯、搞特種養殖、開發桃木雕刻,十幾年來出資400多萬元幫助他人,帶動2000多個殘疾人、貧困戶和下崗職工脫貧致富,援建四所農村小學,堪稱為殘疾人中自強自立,成功創業的典范。 談及《關于促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實施意見》,劉繼臺說,政府出臺這一政策是非常好的,幫助殘疾人就業,但是需要持續不斷地監督和落實。“不是出臺了政策,就能不打折扣執行的。” “有的企業為了逃避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想盡各種招數應對。”劉繼臺說,這些企業或弄一些殘疾人證充數,或有上級單位過來檢查,臨時找一些殘疾人來上班應付。“政府部門還是應該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使得政策執行有力。” “為了幫助殘疾人就業,政府會扶持一些培訓班,但是有的培訓班也會‘走樣’。”張彥凱,身體重度殘疾,自費創辦深州市陽光殘疾人培訓就業中心學校,免費培訓全國各地殘疾人,現任省殘聯殘疾人培訓中心學校任校長。他表示,培訓班是殘疾人學習技能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是有的培訓班則是為了獲得一定的財政補貼,往往是殘疾人剛從一個培訓學校學習完,又被拉到另一個學校進行培訓,每天補助殘疾人10塊錢。“這種現象是不應該存在的,讓一些利于殘疾人的政策‘變了味’,說到底,政府部門還是應該加大監督管理,讓利好政策真正惠及殘疾人群體。” 殘疾人應掌握一門技術,自食其力 “殘疾人就業的前提是必須掌握一門技術。”在劉繼臺看來,殘疾人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就業。“一些企業和政府部門考慮到形象問題,很少愿意用殘疾人,這也是一種客觀情況。” “就目前來說,殘疾人就業面比較窄,還是非常困難的。”劉繼臺表示,現在有很多適合殘疾人干的職位,接受培訓之后才能上崗,還是應該加大培訓力度。“給他們條魚,不如給根魚桿,讓他們自己釣魚吃。” “有的殘疾人掌握技術后,能掙不少錢,還能補貼家用,不再成為家庭的負擔。”目前,劉繼臺和保定市殘聯聯合舉辦了一個殘疾人技能培訓班,首期20名學員,學習木雕等技術。“殘疾人只有自食其力,才能生活得更好”。 “許多殘疾人會有心理障礙,不愿意與人交流,自卑。”張彥凱表示,殘疾人走上社會的第一道關,就是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礙,擺正心態。“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拓展殘疾人的就業渠道,使得更多的殘疾人能夠自食其力。”(記者張清華) |
關鍵詞:殘疾人,機關事業單位,國企,招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