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學生招聘會12月將進高峰 |
所謂“賣方市場”,是指供給小于需求、商品價格有上漲趨勢,賣方在交易上處于有利地位的市場。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求職招聘市場已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具體表現是在大學生招聘會上,前來找工求職的學生不多,有時小于企業需求的崗位數,學生找工處于更加主動有利的位置。 …[詳細] |
|
|
|
扎堆求職高峰將至 大學生應提前做好準備 |
距畢業離校的日子還遠,求職的腳步聲卻已匆匆響起。近日,記者在走訪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高等院校時得知,盡管上一年畢業生就業形勢有所好轉,但2014年應屆畢業生整體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直到明年9月下旬,2014年應屆畢業生才能迎來首個招聘高峰。現在不少大學生已備好簡歷、厲兵秣馬,奔波于求職路上,力圖成功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為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燕山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走訪國內13個省近200家單位,為拓寬畢業生就業求職平臺提供了積極幫助。
…[詳細] |
|
|
|
河北啟動就業服務宣傳月 各地市開畢業生招聘會 |
“就業服務宣傳月”活動期間,各設區市至少組織一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會。在招聘活動現場,還要設立信息發布、政策咨詢、職業指導等服務平臺,提高崗位對接效果。為發揮就業創業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本次活動中,省廳將在全省遴選高校畢業生、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農民工就業創業典型,組成就業創業事跡巡講團。宣傳月期間,巡講團將赴各地開展典型事跡巡回演講活動,鼓勵和引導各類勞動者面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
…[詳細] |
|
|
|
|
|
|
|
|
2013年畢業生699萬人 |
據了解,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再次刷新紀錄,而計劃招聘崗位數的下降,崗位就業形勢嚴峻,今年被稱為是“最難就業年”。 …[詳細] |
|
|
|
文科生就業難 考證補短板 |
文科求職者小胡告訴記者,文科生是人才市場中最難求職的群體,為此她考了秘書和電子商務兩個職業資格證書,為求職增加砝碼。“如果重新選擇,我一定選理工科專業。”求職者小楊透露,就業季明顯感到“技術為王”,身為文科生的他只能通過考證來“補短板”。 記者了解到,有小胡小楊這樣想法的文科畢業生越來越多。揚州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工作人員透露,在今年的國家和省的職業資格鑒定考試中,大學生加入的勢頭越來越猛,憑“手藝”吃飯成為很多應屆生的就業觀。
…[詳細] |
|
|
|
研究生就業難敵本科生 |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經濟、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的研究生相對較容易就業,但冷門專業、基礎學科的研究生較難就業。尤其是女碩士、冷門專業博士、新開設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今后的就業前景將更加困難。教育部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有約160萬研究生在校等待就業,每年畢業季就會新增50萬碩士畢業生。但市場上并沒有足夠多的合適崗位對口新增畢業生。遼寧省第三季度的職業供求報告顯示,該季度有10061名碩士求職,卻只有8143個崗位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只占全部崗位的1.5%。
…[詳細] |
|
|
|
|
|
|
|
|
制造業招文員:難難難! |
2000元~3000元的月薪在企業做文員你愿意嗎?文員因工作穩定易上手,曾受到很多文科應屆生和女孩的青睞。但在最近東莞幾所高校的校園招聘中,記者發現,應屆生對制造業企業的文員招聘反應冷淡。企業管理人員也吐槽:不僅是校園招聘難招文員,社會招聘也不好招。 …[詳細] |
|
|
|
2014屆高校畢業生雙選會 技術人才吃香基層難招人 |
記者看到,不少畢業生早早就趕到了招聘現場,其中大多是當地各高校、職業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一些大企業攤位前很快就排起了長隊。用人單位大部分是柳州當地的,還有一些是來自南寧、桂林、來賓等地的企業。跟南寧的招聘會上服務業需求居多的情況不同,柳州市的機械類、汽車類、工程類用人需求很大,參會企業招聘崗位也是以技術人才為主,開出的工資大多是每月兩三千元左右。 …[詳細] |
|
|
|
企業感嘆中低端人才“招聘難” 人才市場結構失衡 |
不少HR仍抱怨來應聘的畢業生“不是不合公司要求,就是不滿公司的薪酬待遇、成長空間”。負責為一家機械公司招聘銷售人員的徐小姐介紹,她所在的公司今年降低了對畢業院校、年齡和工作經驗的要求,并且適當提高了薪水,據她觀察,“往年是難招高端人才,今年中低端人才尤其難招”。在采訪中,許多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都表現出對擇業的茫然,亦有一些畢業生在家鄉和深圳之間輾轉過幾次,“累了就回家玩一段時間再來”。
…[詳細] |
|
|
|
返鄉潮提前企業缺工 |
年底是生產消費旺季,制造業、服務業因訂單或銷售額增加,需增加人手,拉大用工缺口。每逢年底很少新增外來求職者來深找工,員工中跳槽意愿較弱,年底一些產業工人、服務業人員及基層管理人員選擇辭工,回流老家或分流其他地區就業創業,加劇年底招聘難。 …[詳細] |
|
|
|
|
|
|
|
|
新生代農民工達到9664萬人 |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我國30歲以下的新生代農民工已經占農民工總數的36.8%,達到9664萬人,占全國勞動力總量的十分之一。 …[詳細] |
|
|
|
與傳統老一代農民工不相比有何不同 |
與傳統老一代農民工不同,“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更強,更渴望得到職業的認同,更希望能夠實現個人的夢想,畢竟,他們中的很多人就在城市出生長大。他們中有八成以上簽訂有勞動合同,七成以上擁有醫保,按照現行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制,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能在城市拿到退休金。而支撐他們最終實現城市夢想的,應當是在勞動力市場上有所需求的職業技術,以及逐漸放開的城鎮門檻。 …[詳細] |
|
|
|
新生代農民工何去何從? |
隨著經濟發展轉型,許多企業不再需要流水線上的簡單勞動力,而是對高級藍領求賢若渴。但公立的職業技術學校因為戶籍壁壘,往往只招收本地生源,即便隨著高校擴招,本地生源中愿意入讀技校者寥寥無幾。新生代農民工一方面已經不愿意從事像父輩們一樣的純體力工種,如建筑工等,另一方面相當數量的新生代農民工,卻因技術水平不足而難以勝任新的生產崗位。當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往人力成本較低的中部省份時,流水線上的主力軍—新生代農民工也隨之遷徙,但如果有一天,中部省份也面臨“劉易斯拐點”之時,到那時不再年輕的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詳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