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裝上“擋風被” 活動受限不靈活 真危險!
-護膝、手套是最安全的擋風用具。 -記者體驗發現,轉彎時系在脖子上的“擋風被”很礙事。 今年冬天,市場上新出了一種電動車“擋風被”,厚實保暖,還省去了穿脫的麻煩。一時間,大街小巷行駛的電動車上幾乎都掛上了“擋風被”。有固定在車把上、搭在腿上就能騎行的“基本款”,還有的增加了護胸、護腰功能。但是,“擋風被”風靡的背后,卻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擋風被熱銷,一夜市小攤20分鐘賣9件 李女士住在安苑小區,在富強大街與裕華路交叉口附近上班,騎電動車要走半個多小時。往年都是口罩、厚手套、護膝等“全副武裝”,特別冷的時候還會反穿一件厚棉衣。今年,天氣剛剛轉冷,她就發現路邊地攤上新出了一種“擋風被”,特別厚實,不光蓋住了雙腿,還能護住腰腹部,就買了一件。“以前戴護膝,穿戴特別麻煩,還得專門準備個袋子裝護膝,有時一著急還忘了拿。”李女士說,去年就有這么一次,護膝被掛了個口子,她就從小房拿到家里縫補,可第二天早上一著急就忘了拿,眼看著就要遲到了,沒時間返回6樓拿護膝,無奈“輕裝上陣”了。“不戴護膝騎電動車,那是真冷啊!”所以,李女士對“擋風被”格外鐘愛,保暖性能不亞于護膝,關鍵是非常方便,平時就掛在電動車車把上,騎車時往腿上一搭就行。 近日,記者走訪了富強大街、談固南大街早、夜市,以及一些路邊攤位,發現“擋風被”非常熱銷。中山路與談固大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個攤位上,出售3種“擋風被”,表層是普通防水材質的25元一件,PU的30元一件,擋風、防水效果更好。還有一種“加護腰、加厚”的,35元一件。攤主從一個大塑料袋里拿出一條“擋風被”,給一位前來購買的女士系到車把上。“今年冬天,我已經賣掉好幾百件了!”攤主指著一個大塑料袋里僅余的兩條“擋風被”,不無得意地說。在富強大街夜市上,才20多分鐘的時間,一個攤主就賣掉了9件“擋風被”。 多數車主都覺得“擋風被”還算安全 “擋風被”也被稱作“防風被”,雖然薄厚、材質不一,但形狀大致相同。騎電動車時,“擋風被”可以把雙腿的上面、前面及左右兩側都護住,有的還能護住腰腹和前胸。記者注意到,根據固定方式的不同,“擋風被”大致可以分成3類。一類是只固定在車把上,使用時搭在雙腿上就行,可以稱作“基本款”。第二類是在“基本款”的基礎上,增加了護胸,有一根帶子可以掛到脖子上,把前胸、腹部都能護住。還有一類是兩側的部分比較長,可以環繞到腰后,利用松緊帶、帶子或粘扣固定,有護腰功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街道上行駛的電動車,有八九成都配備了“擋風被”。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十幾名騎車人,他們中多數都覺得“擋風被”還算安全。“沒什么問題吧,電動車能騎多快?”好幾位市民都這樣回答。不過,有3名市民覺得確實有一些小問題,比如上下車時有些不方便,拐彎的時候不太靈活。還有兩人覺得,能固定在脖子、腰后的那種“擋風被”不好,“把人裹得太嚴實了,真要有個什么事兒,怎么脫身?”市民張先生說,“擋風被”就像一根繩子,把人和電動車聯系到一起,遇到突發狀況時,就會成為累贅。 腿部活動不方便 “擋風被”到底有沒有安全隱患?昨天,記者拿著三件“擋風被”,分別安裝到電動車上,體驗了一番。這三件“擋風被”分別是“基本款”和增加了護胸、護腰功能的。 記者先把基本款“擋風被”固定在車把上,但因帶子系得太緊了,“擋風被”比較高,騎起來風直往里灌,根本起不到擋風的作用。將帶子松一些,“擋風被”貼到腿上,才感覺暖和了。但記者剛坐到電動車上,就發現了問題。這款電動車腳踏板比較小,垂下來的擋風被又占了一塊兒地方,雙腳只能踩住“擋風被”,或者伸到“擋風被”下面。正常騎行還沒事兒,但在路口遇紅燈臨時停一下,或者拐彎時腳撐一下地,腿從“擋風被”里伸出,以及再縮回到踏板上時,就覺得動作很不利索,腳和腿部活動受限。有時腿還不能完全縮回到“擋風被”中,需要用手拽一下才行,這樣做勢必分神,影響騎行。 記者體驗的第二款“擋風被”,有根帶子可以掛到脖子上,有護胸功能。到路口拐彎時,記者想回頭看看后方有沒有車輛,但轉動上半身時明顯感覺有東西抻著,只能小幅度轉身,視線受到影響。 第三款帶護腰的“擋風被”,讓人感覺整個腰部都很暖和。但正是這腰部的束縛,卻有可能給騎車人帶來危險。假設左前方有車輛,記者緊急剎車并用右腳撐地,此時電動車和人都向右傾斜了不少,記者能感覺到腰部有明顯的牽絆。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記者向右倒的幅度再大些,需要甩開電動車才能減輕人身傷害時,“擋風被”把人和車連在了一起,將會造成無法棄車,連人帶車一起摔倒。 超出車體部分易剮蹭 拐彎時的問題,是這3款“擋風被”都有的問題。拐彎時,掛在車把上的“擋風被”會隨著車把一起移動,如果拐的彎很小或拐彎很急,因“擋風被”的牽絆,需要用腳撐地、臨時停車。如果拐彎更急一些,很可能摔倒。而且一拐彎,腿就容易從“擋風被”中露出來,需要再次整理。記者反復拐彎,發現只有拐彎時慢一些、拐彎半徑大一些,騎起來才比較順暢,不必用腳撐地。 “擋風被”的寬度為20多厘米,掛在車把上,其左右兩側的部分向外張著,已經超出了車把的寬度,尤其是那些比較硬實的PU材質的。就是這超出電動車車體的部分,很可能被左右兩側的車輛或樹木等其他物體剮蹭。而一旦發生剮蹭,因雙腿都被“擋風被”罩著,根本無法及時作出反應,很可能連人帶車一起摔倒。這也是所有“擋風被”都存在的一個共同問題。 戴護膝更安全些 去年10月,高郵一名女士就因反穿了一件棉質外套,騎電動車時突然摔倒身亡。民警分析,突然摔倒時,雙臂會本能地向前方或兩邊擴張伸出,支撐地面保護身體。但反穿衣服使雙臂伸展舒張受到限制,無法完成支撐身體保護頭部的動作。 “騎電動車時,必須保證四肢靈活,以便及時應對突發狀況。”昨天,燕春警務站的民警表示,與反穿衣限制雙臂活動類似,“擋風被”束縛的是腿部、腰部及上身的活動,同樣存在安全隱患。因為一般使用的“擋風被”整體成90度角,正好將兩條腿罩在里面,如果遇到突發事故,雙腿不能及時落地,影響自身安全。還有些“擋風被”又增加了護腰腹、前胸的功能,通過帶子、粘扣把人和電動車聯系在了一起,如果遇到突發事故,需要棄車時,騎車人就無法脫身了。因此,民警提醒廣大市民,騎電動車最好使用護膝,雖然麻煩些,但能在不慎摔倒時起到緩沖作用,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
關鍵詞:電動車,擋風被,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