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創業故事:三個人的非“典型”創業范本
保定上演現實版“中國合伙人” 一個副總和兩個大學生辭職干“擦鞋” 三個人的非“典型”創業范本 信心滿滿,勇敢邁出第一步 壓力徒增,多方關注引惶恐 去污,擦油,拋光……三個身穿統一粉紅T恤,滿臉笑容的陽光大男孩熟練地重復著這些動作,他們就是擦鞋店的“合伙人”。記者走進位于蓮池北大街市委東院對面的翰皇皮革護理店,聽三個懷揣創業夢想的“擦鞋哥”,講述他們的故事。 記者孫亮、實習生張天成文/圖 辭職擦鞋飯桌上提出的大膽想法 2012年,大學畢業的忻勝鵬沒有回老家,而是應聘到保定的一家藥廠從事銷售工作,而后結識了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廊坊男孩高建業。由于工作原因,兩人和公司的銷售副總劉金星接觸得比較多。 劉金星是廊坊人,在一次吃飯聊天中,他提出了“自己想干點什么”的想法,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忻勝鵬、高建業的贊同。 經過市場調研他們發現,皮革護理行業服務的低層次和市場需求的高水平有很大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投資小,正是看中這一點,他們把視線投向了皮革護理行業。于是三人毅然從公司辭職,做起了“擦鞋哥”。 擦鞋創業先從心理上消除落差 忻勝鵬告訴記者,他們的小店5月中旬才重新設計裝修過,“原來和其他擦鞋店一樣,顧客坐在高臺上伸著腳,我們在平地上擦鞋。不管是在心理和位置上都有落差。” 改革,必須改革! 拆掉“高人一等”的擦鞋臺,換上新的藤椅和報刊小桌,引進足療機。顧客來了,脫掉鞋,坐在藤椅上邊看報刊邊享受著免費的足療,三個人則把鞋拿到專門的工作臺進行護理。 “這在保定也算是首創和第一家。工作人員與顧客之間的位置落差沒有了,也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落差,不再有卑躬屈膝、低人一等的感覺。”劉金星說。 目前,他們正在探索先進的管理和經營模式,還計劃以每年兩個店的規模擴張,朝著高端方向發展。說起目前面臨的困難,他們坦言還是資金的問題。“引進更多的先進設備,擴大店面、發展店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備受關注讓仨人有所顧慮 “其實自己內心掙扎了好長一段時間,從‘天之驕子’到‘擦鞋工’,心里也會有一些落差。”忻勝鵬笑著說,一開始都不好意思對家里說,擦皮鞋也不是什么有出息的工作,怕親戚朋友問起來,父母覺得臉上沒光。 放棄銷售副總的職務和可觀的工資,去“擦皮鞋”,劉金星壓力也很大。開店已經一個月了,他才鼓起勇氣告訴妻子,就像意料之中的一樣,立刻遭到了妻子的反對。 常有顧客說,你們三個人都上過大學,干什么不好,非來干這個?“聽著他們說這些話,心里疼。”忻勝鵬說,雖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人們對這個行業還是有偏見。“照片最好不要見報,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親友不知道這件事,我們也不想更多的人知道。” 聲音 網友老馬看保定:我肯定不會讓我的兒子去擦皮鞋,辛辛苦苦培養他二十幾年,就是希望大能長出息,他要是去擦皮鞋,那不是白上學了。 河大學生陳丹:大學生去擦皮鞋我能理解,但我可能不會去干,感覺擦皮鞋不能實現我自身的價值。 自主創業者鄭碩:單對這件事來說,我支持,因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 記者手記 大學生擦鞋不應是新聞 “這就是一件小事”是三個人多次提到的一句話,不是客套,也不是謙虛。在他們看來,這真的就只是一件小事。一夜之間,全社會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們身上,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突如其來的關注,炙烤著三個人,打亂了他們創業的腳步。家人和朋友的不解,也成為最致命的“軟暴力”。 還有很多人抱著老觀念,認為“天之驕子”就應該從事“精英”工作,無論如何也不能“淪落”到賣豬肉、擦鞋、洗腳這樣的行當。然而,這恰是務實和清醒的體現。當大學生“擦鞋”不再是新聞的時候,就不會存在“史上最難畢業季”了。 |
關鍵詞:擦鞋|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