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院士“退休難”看改革的阻力何在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當前備受關注的院士制度存在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改革要求,“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這一改革是有鮮明指向的。在現實中,院士的遴選和管理,存在與利益掛鉤和非學術因素干擾等問題,院士被舉報學術不端、弄虛作假的個案也時有發生。讓院士回歸學術性和榮譽性,建立院士退出機制,輿論和知識界呼吁已久,也符合國際慣例。 但實際情況是,我國的院士是沒有退出機制的,甚至院士年紀大了想退休都很難。年滿80歲的沈國舫院士,因身體原因向工作了一輩子的中國林業大學表達了退休的意思,結果學校領導堅決不放,“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們學校的旗幟,還要靠你說話呢。”(《中國青年報》11月18日) 院士想退卻退不了,不僅不符合科研規律,也是對個人自由選擇權和休息權的不尊重。而一些單位不愿意讓院士退休,更多不是出于珍惜人才或科研需要考慮,而是需要院士撐門面、拿項目。這跟很多地方不惜重金招攬院士、一些院士身兼數職甚至數十職,都是一個道理。 院士頭銜本來是一個學術榮譽,評價標準只能有一個,就是學術標準。但在實際執行中,院士頭銜附加的非學術因素越來越多,不僅可以給一些院士帶來豐厚收入和待遇,還成為部門的政績、獲取科研經費的砝碼。又加上缺乏學術監督和調查機制,最重要的學術評價反而被邊緣化,院士評選拼關系、拼單位現象突出。因為沒有退出機制,院士成了“鐵飯碗”,評上院士,對個人和單位來說,都是“一本萬利”的事。一些地方為招攬院士開出天價,以及所謂的“副省級”待遇,都加重了院士的利益化色彩。 院士要回歸榮譽性和學術性,院士評選不應被非學術性因素綁架,對此是有基本共識的,因此,推進院士制度改革、建立退出機制,應該沒有多少人會有異議。但真要改起來,阻力立即就來了,這阻力,主要來自既得利益的羈絆。并不是所有院士,都自愿放棄終身榮譽和優厚待遇。哪怕學術創新的黃金期已經過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主動讓賢。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人想退,那些拿院士當重要資源的單位也不愿意放。因此,讓院士評選更加公正透明,讓院士能進能退,關鍵要剝離附著在院士頭銜上的重重利益。 從院士制度改革的愿景與現實,可以看出改革落實之難和主要阻力所在。 在中央決定中明確提出院士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是對社會普遍關注問題的積極回應。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決定》的最大特點,就是體現了問題導向,對幾乎所有社會關注的問題都有回應,提出的改革方向和舉措很有分量,也吸收了學界業界的主流意見,這令人振奮。但是,從改革重在落實,從整體部署變成改革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改革涉及的問題,很多存在已久,也并不缺乏共識,但一旦改到自己頭上,涉及切身利益,往往就改不動了。 因此,改革改到“深水區”,必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院士制度改革如此,其他各方面的改革也是如此。(特約評論員丁永勛) |
關鍵詞:改革,院士,退休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