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貢庫村:住了半個世紀的老房子 逢雨就漏
沒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沒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甚至沒有路人的匆匆一瞥,這些山村靜靜地躺在大山深處、你我的視線之外。即使村村通工程已經讓道路暢通無阻,如果不是專程前往,你也很難在路邊發現它們的存在。此行的目的地、平山縣古月鎮貢庫村就是這樣一個山村。 村里能灌溉的耕地極少,大部分依賴天然降水 村書記楊書堂介紹,貢庫村共有42戶人家,180多口人,青壯年幾乎都在外地打工,留在村中種地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另外還有年齡尚小、在鄰村上學的孩子。“村里有1/4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楊書堂盤算著,其中,還有歲數在80甚至90以上的。 村中人均耕地面積在一畝左右,其中能用水灌溉的耕地極少,大部分都依賴于天然降水。因為水少,玉米就成了山溝里最主要的糧食,記者在村中看到,農戶家里儲存最多的就是玉米,村里都叫“玉蜀黍”。 耕地之外,是大片的山地,土壤主要成分是山上的風化巖,老人都叫它“蘇拉土(音)”。楊書堂指著灰蒙蒙的山說,這樣的土壤沒有什么養分,種植些核桃、柿子還勉強能長,但由于受到今年開春大雪的影響,幾乎絕收。“原來村里還能從山上收點核桃,今年已經不指望了。” 在去年剛修好的水泥路旁,三三兩兩的老人坐在石墩上曬著太陽聊著天,年輕人的身影幾乎沒有出現過。楊書堂說,為了維持生計,也為了尋一條出路,出外打工成了年輕人的第一選擇,尤其農忙過后,村里幾乎尋不到壯勞力。“小孩都去上學了,老人婦女在家里歇著,事兒也不多。”楊書堂說,村中的安靜在城里人看來可能是“山村就應該是這樣”,但對村里人來說,安靜是沒有活力、沒有生氣的代名詞。 資源匱乏導致貧窮,貧窮導致人才流失,這成了村子里的惡性循環。楊書堂說,村中在外邊打工賺了點錢的,都蓋起了紅磚房,而稍微有點能耐的,都留在了外邊,不愿再回村中生活。打工和種地給了村民人均不足千元的年收入,這僅僅能夠維持生存。 年近八旬老人一生未婚,多虧養女照顧生活 山里的冬天總是比城市來得要早些,76歲的張金文在秋冬換季前,早早地準備好了過冬的柴火,院里院外,碼得整整齊齊。在沒有暖氣、天然氣的山村里,這些枯枝就是老人暖和炕頭和熱氣騰騰的飯的保證。 然而,對于一個年近八旬、身患腦血栓的老人來說,收集這些柴火并不容易。楊書堂轉述老人模糊不清的方言告訴記者,張金文每天除了吃飯就在村邊山腳到處溜達,每出去一趟就撿回一點,日積月累,才有了足夠燒一冬天的規模。 楊書堂說,張金文1958年就已經入黨,是一名老黨員,一生未婚,只在中年時收養了一個女兒,多虧了這個閨女的照料,張金文才能一直活到現在。“沒到換季的時候都得輸液,除了閨女誰能照顧他?”記者在屋內的老式桌子上看見了幾瓶藥,那是準備給張金文輸液用的。楊書堂說,張金文已經不能下地干活,今年的玉米也全都是他女兒收回來的。 張金文的五間土坯房據說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多年前他就有要翻修的打算,連房頂用的木材都運到院子里,可是因為沒錢,這個計劃一直沒有得以實施。記者看到,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這些本來打算做椽用的木材已經朽爛,看來只能當柴火燒了。 中午做飯前,張金文總是要抽上一鍋煙,這是他多年的老習慣,雖然偶爾也接過別人遞來的“煙卷”,但最習慣的恐怕還是煙絲。拿起磨得锃亮的煙桿,一口下去,濃煙吞吐,老人看起來才恢復了應有的神采。 老房子逢雨就漏,用葦葉補房頂 冀麥女今年70多歲,是村中另一戶比較貧困的家庭,記者來到她家時,她還在房頂上曬蘿卜干。每年到蘿卜收獲的季節,冀麥女都要把蘿卜切成片,放到筐里,用肩膀扛上房頂,晾曬成干,曬好的蘿卜干和大白菜一起,成了過冬必備的主菜。 冀麥女家的房子后面緊靠一個小山坡,1963年,一場大雨引發山體滑坡,她家的房子整個被推倒,她的丈夫也在那場災難中去世。清理完倒塌的房子,一家人又在原址建起了新的四合院,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這個四合院已經破敗不堪,臥室的墻面有好幾片剝落的地方,露出了里面的土坯。屋頂用報紙糊上,用來擋住落土。即便如此,仍有一大片報紙破了大洞。“伏天時候下雨,屋里邊漏水,把頂棚沖了個大洞。”冀麥女說,一到下雨,漏到屋里的水連著房頂的泥一起往下掉,她就找來臉盆放茶幾上接著。由于沒有補房頂的瀝青,一家人找來了葦葉貼到房頂,才緩解了漏水的問題。 從交談中,記者得知,冀麥女的丈夫去世后,她獨自一人把三個兒子拉扯大,多年的操勞已經讓她有些駝背,耳朵也聽不清楚。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仍然要下地勞作。 雖然一生操勞,但命運并未因此眷顧這個家庭,大兒子張米有的妻子患病去世,再婚后,現在的妻子也患有心臟病。三兒子張三米則患過腦溢血,不能干重體力活。 現在冀麥女最大的希望就是幾個孫子,他們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在上學。冀麥女覺得,脫離了土地的營生,才是這個家的出路。 33歲的漢子單肩挑起四世同堂家 在貢庫村,33歲的張志彥支撐著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爺爺張吉秀今年已經97歲,已經臥床不起,農村人稱之為“落炕”,父親張常在年近80歲,患有腦血栓,母親則有精神問題,兒子在上小學。 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張志彥是頂梁柱,家里的四畝多地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來源。“每年種玉米花生,自己留下點吃,大部分都賣了。”張志彥說,賣糧食的錢,絕大部分都用在了幾個老人吃的藥上,家人日常吃的白面,都是用玉米換回來的。平時吃的蔬菜,西紅柿、南瓜等,都是自家種,除了過年外,基本上沒有買過菜。 冬天將至,張志彥早早地準備好了過冬的柴火,在外邊灶臺上燒火做飯的同時,也能加熱里屋的炕頭。但光有熱炕頭也不行,張志彥在兩位老人的屋中加了個簡易爐,到最冷的時候要燒蜂窩煤來提高室溫。每年冬天,買蜂窩煤的費用也是比較大的一項支出。 在張志彥家,記者尋找半天才找到件家用電器———一臺老式電視機,張志彥告訴記者,那是親戚送給他們的,現在已經不能用了。“不光電視,連桌椅板凳都是親戚給的。”張志彥說。 村中90多歲的老人已經寥寥無幾,張志彥的爺爺是其中之一,老人雖然不能下炕行走,但是精神頭非常不錯。無聊時就用剪刀剪窗花,張志彥知道爺爺在床上煩悶,也專門買了好多紅紙。在昏暗的屋中,各式各樣的紅色窗紙貼滿了四面墻壁,讓這個屋子有了些許生氣。 張志彥告訴記者,如果他能到外地打工,肯定要比在家種地賺錢多,但是家里有好幾位老人,還有小孩,光靠他妻子一個人根本顧不過來,他也不得不打消了出門的念頭,專心照顧這個家庭。(記者 蔡云雷 孟宇光)
|
關鍵詞:老人,老房子,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