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姊妹古柏面臨挪位 邢臺市耄耋老人呼吁保護
多名耄耋老人的奔走呼號,終究也未能改變一對430年姊妹柏被移植的命運。2011年3月3日,燕趙都市報曾以《百年姊妹古柏面臨挪位,邢臺耄耋老人呼吁保護》為題,對位于邢臺市橋西區中華街道辦事處李演莊社區的一對姊妹柏給予關注。在其后兩年有余的時間內,兩株柏樹被當地主管部門授予邢臺市古樹名木保護牌,保護等級為一級。一度以為古柏安全無虞的村民們,卻沒有想到,那承載李氏家族血脈的“活文物”,在轟隆挖掘機的緊逼下,不得不被移植。 古樹消失 “那兩棵古柏樹被人拉走了”,接連幾日,記者陸續接到來自邢臺市橋西區李演莊村民的電話,聲稱古柏樹突然不見蹤影。 11月8日,記者趕至李演莊社區采訪。與兩年前相比,此處高樓林立,舊村不見蹤影。昔日突兀的李氏家廟和兩側的兩株姊妹柏樹,消失不見。但現場還殘留著被鋸掉的柏樹枝杈,曾經保護柏樹的鐵欄如今孤零零地在空守著歲月。“被人拉走了,好幾天了,村里干部參與”,附近施工人員告訴記者。 58歲的張安榮拄著拐杖環繞著枝杈遲遲不愿離開,“小學在李氏家廟上的,從小就守著那兩棵古樹,有太多的兒時記憶在里面,如今都沒了。”在老人們的回憶中,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西邊的那棵柏樹上掛一鐵鐘,村民們伴著鐘聲過了30年。樹底下,每年春節、元宵玩社火,不亦樂乎。 記者了解到,村民們雖極力保護古樹,但心底下對保護至今感覺已經不易,“伴隨城中村改造的日益推進且臨近尾聲,李氏家廟已于今年年初被拆掉。古樹雖有保護牌罩著,但心里頭始終不放心。這不,真沒了。” 尋找古樹 古樹到底去了哪兒?在隨后的幾天中,李演莊不少村民開始打聽且四處實地尋找。最終,古樹現身。 11日中午,在知情村民的帶領下,繞過緊張施工的工地,在附近的辰光超市后面,記者看到兩棵柏樹移植在高樓大廈之間。但古樹被鋸掉枝杈的傷疤還在,樹身部分也被竹板釘住,部分樹根裸露在外。 據介紹,這兩棵屬于萬歷年間的姊妹柏,距今430余年,是李演莊全體村民的精神支柱。自2009年5月李演莊城中村改造起步時,村中年長的李氏后人就曾多次呼吁要求保護古廟和古柏,而根據2012年年初李演莊社區的關于家廟拆遷的說明,家廟拆除,重新建設,古式建筑。家廟前兩棵柏樹如何保護,以樹為中心外5米,通過專家論證,確定實施意見。同年5月,邢臺市人民政府授予古柏《邢臺市古樹名木保護牌》,樹名側柏,樹齡430年,保護等級一級。 誰動了古樹? 根據我國《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樹名木。因特殊需要,確需移植二級古樹名木的,應當經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報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移植一級古樹名木的,應經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 那么是誰動了古樹呢? 12日下午,記者從邢臺市園林局風景辦獲悉,該辦也是在得到村民舉報后剛剛獲悉,“原則上不是不可以移植,但需逐級上報,逐級得到批準。” 脆弱的保護 記者了解到,每株古樹不僅背負著獨特的歷史典故與神奇美麗的傳說,對今人來說更具有很重要的科研、歷史文化、經濟開發和紀念價值。正因如此,邢臺市林業局、市園林局在2012年曾再度對邢臺地區古樹名木進行了深入調研,逐株登記并展開掛牌保護。“保護古樹,就是在搶救歷史文化。” 雖然邢臺歷史上古樹名木資源豐厚,然而由于戰爭、農業、陶瓷和冶煉工業的發展,森林大面積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據《沙河縣志》記載,民國時期“春季多大風沙,行旅甚苦”。近年來,由于法律和生態意識不足,加之部分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濫砍盜伐,個別有失公德的市民對樹木蓄意損害,缺乏專項保護資金等原因,邢臺全市范圍內的古樹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 既然已經造成移植的現實,接下來首要做的或許是如何讓其更好地成活。12日下午,邢臺市園林局風景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剛剛獲悉,但他們已經開始召集高水平專家對古樹進行會診,“原有環境確實已經不太適合古樹繼續成活,特別惡劣,近百年生長緩慢。對于新移植的環境,專家們都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以期讓其更好成活。”“可是誰又能保證呢?”在村民們看來,古樹的移植成活率很低,何況遷移的環境也沒有感覺有多好。 12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兩株柏樹新移植的地方,在嘈雜的工地作業聲音中,在林立高樓的包圍下,兩株柏樹守望相伴。(記者張會武文/圖) |
關鍵詞:古樹,移植,挪位,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