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務員俯身之外的幸運
11月2日,網友“說實話難啊”在人民網發表文章《寫給基層公務員們的一封信》,引起網友熱議。文章為一個六旬老者對現今基層公務員的勸誡,在文中,他指出確實存在所謂“官場中的苦樂不均”。但從另一方面,作者認為基層公務員仍舊是幸福的,比如享受著高工資人群不具備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如果你們俯下身來看看每月只有1000元-2000元的企業職工,比一比那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農民工,再比一比那些失業后無所事事的工人們,你們就是幸運兒。” 這位六旬網友的文章,應當算是持中之論。公務員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各種職業中一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樣一種狀況,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公務員作為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以及公共秩序的維護者,他們的收入不能過低,過低則無法保證他們的秉公執法。同時,公務員的待遇來自公共財政的支出,因此也不能過高,過高則將耗費過多的行政成本,傷及社會的公平正義。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在縱向的時間軸上體現改革開放成果,在橫向的階層坐標系中處于中游向上的水平,這本身并沒有更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然而,很少能夠有人跳脫于自身體系之外來對自己的處境作一番全局式觀察判斷。人總是傾向于以自我為坐標原點,進行各種比照分析,而這種比照分析又常常不自覺混入“人往高處走”式的苛刻。于是,前文老者所倡導的俯身變成了仰面,一些基層公務員看見的自然不會是工人農民的逼仄境遇,更多的可能是社會上土豪們的奢侈,以及系統內上下級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苦樂不均”。“比下有余”的職業從容,被代之以“比上不足”的憤懣和焦慮。在這種偏向之下,老者希望調整一下身姿,通過俯身來體會到幸運,這確實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 然而,基層公務員們的吐槽也并非毫無價值。一來他們的吐槽尚在自由表達的范疇之內,二來公務員體系內部的分配不均問題作為整個社會分配體系改革所要關注的一角,不是“眼不見心不煩”可以了結的。以不同政府部門之間收入懸殊的問題為例,這顯然不符合公務員薪酬由財政資金支付的邏輯。既然大家適用的工資制度相同,資金來源一致,為什么會出現不同衙門不同待遇的結果?被羨慕者在薪酬發放方面突破了制度,而在資金的來源上則與“權力獲利”的能力有莫大關系。聽聽基層公務員的吐槽,當然不是要權力都去通過尋租的方式為自家人謀取規則允許之外的福利,而是要在反方向上斬斷那只“閑不住的手”。 進一步說,基層公務員的吐槽,也并非全部指向一己私利。幾個月前,四川瀘州一名叫做趙光華的副鎮長在網上發表“辭職感言”,引發輿論熱議。他既提到了經濟上需要“啃老”,時間上無法陪伴妻兒的苦楚,同樣也曝出一年到頭只有4個月“干正事”的秘密。應付檢查、開會學習以及其他“非正事”所消耗去的8個月時光,難道不是基層公務員們內心的痛苦?強調兼聽則明,不應該將基層公務員們的吐槽排除在外。這些基層公務員是法律政策的具體執行者,他們理應了解弊病與流俗所在。聽聽他們的“諍言”,同樣會有補于善治。 |
關鍵詞:基層公務員,勸誡,福利待遇,社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