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地鐵施工“交通陣痛期” 最大限度還路于民
“交通陣痛”是每一個城市迎來地鐵時代的必然前奏。如何疏堵緩痛、平穩(wěn)過渡,是處于地鐵施工期的各個城市必須面對的一個共同課題。為此,本報記者采訪整理了西安、成都、南昌等市舒緩“交通陣痛”的探索和實踐,以期對省會更好應對“交通陣痛期”有所借鑒—— 補位:公共交通提速提質 “雖然杭州也在修地鐵,但快速、舒適的公交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11月7日,剛從杭州度蜜月回來的省會市民周雷告訴記者。讓周雷念念不忘的公交系統(tǒng),有個專業(yè)名字叫“快速公交系統(tǒng)”,簡稱“BRT”。它利用現(xiàn)代化公交技術配合智能交通,把兩條車道專門封閉起來,專供公交車往返運行,乘客可在站點間免費自由換乘。 2008年,杭州地鐵一期余杭段5車站全面開工,面對地鐵施工帶來的通行壓力,杭州大力度推行“公交優(yōu)先”。5年間,該市先后建立了5條“BRT”線路。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副經理翁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BRT”線路除了用以盡可能滿足地鐵施工期間人們對于快速出行的需求,也承擔了為即將通車的地鐵培育客源的作用。 面對地鐵施工帶來的“交通陣痛”,杭州還著手建立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11月7日,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宣傳干事倪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杭州現(xiàn)在擁有30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7萬輛車,日租用量達30多萬人次。公共自行車已不單單是杭州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也成為一種低碳環(huán)保、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 挖潛:最大限度還路于民 地鐵施工圍擋占路,是導致“交通陣痛”的最直接原因。如何精打細算,最大可能減少占路面積,最大限度還路于民? 為還路于民,自11月5日起,西安市地鐵各工地陸續(xù)開始對圍擋進行“瘦身”。按照西安市地鐵辦的安排,半個月內地鐵全線40處圍擋全部整改到位。西安市地鐵辦要求,在主干道圍擋內不設辦公室、會議室;材料堆放場地要壓縮到最小;能不在施工現(xiàn)場加工鋼筋作業(yè)的,一律在外邊加工;車站施工現(xiàn)場兩側僅保留安全疏散通道。整改中,各施工單位要把方便市民出行放在首位,科學施工,合理圍擋,做到精細化管理。 西安“瘦身”圍擋,武漢則將“算盤”打到了沿街空地上。據(jù)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yè)總部副總經理盛永清介紹,該市在中心城區(qū)或商業(yè)繁華地段,采取“占一還一”的方法,即修地鐵如占了一股行車道,就近利用空地建一股臨時車道,地鐵工程完工時馬上恢復。 溝通:地鐵剛施工,官微已先火 盡管地鐵尚未開通,但出門前刷“南昌地鐵”官方微博,已經成為當?shù)卦S多市民的習慣。據(jù)了解,2012年3月,南昌地鐵1號線14個站點剛剛開始主體工程施工,“南昌地鐵”官方微博就在新浪、騰訊、人民網、新華網四個網絡平臺上率先開通。截至目前,該微博已發(fā)布信息1500余條,擁有粉絲7萬余名。 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加強信息溝通,已成為多地城市管理者的共識。南京、成都等城市也都開通了各自的官方微博。他們通過時尚便捷的網絡平臺,及時發(fā)布工程進度和交通線路調整信息,更加細致入微地服務受眾。“這不僅方便了市民及時獲得服務信息,也是贏得大家理解支持的重要手段。”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新聞發(fā)言人馬長鋒深有感觸地說。 |
關鍵詞:地鐵,施工,出行難,石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