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塞北林場:建起一道綠色長城
8月17日,塞北林場副場長程文秀到林場工程區查看造林情況。從市區出發,過崇禮,到樺皮嶺,車駛上蜿蜒曲折的草沿天路。 “這一帶就到了壩頭,整個壩頭沿線東西全長255公里,南北縱跨33公里,涉及沽源、赤城、崇禮、張北、尚義、萬全六縣30多個鄉鎮。”程文秀介紹,“壩頭是大風口,以前山上沒樹,春天,風沙無遮無擋,周圍的村子沒法種地,種子都給吹跑了。”1999年我省“再建三個塞罕壩林場”項目啟動。程文秀當時任沽源縣林業局局長,不止一次了解、參與過這一項目。他清晰地記得,起步時,林場一畝林也沒有。 “作為林業工作者,最大的夢想就是把荒山變綠。”程文秀不止一次說。 2005年,他擔任塞北林場副場長,每一片樹木,每一個工程區,都有他的足跡。樺皮嶺、紅杉溝、三龍口、清水河……車沿著草原天路行駛,工程區一個緊連一個,10萬畝、20萬畝……放眼望去,一道道綿延起伏的山脈處處被森林所覆蓋,密密層層的綠色暈染著遼闊的土地,天空碧藍,白云朵朵,美景讓人不忍移目。 “靠什么?”記者不由問道。 “堅持、熱愛! ”程文秀堅定地說。工程區大部分在深山,每次造林,程文秀都要提前帶領大家勘路,開辟出簡易林道,但運苗車只能開到半山腰,最終都得人扛著運苗上山。程文秀學的是林業,他深知樹苗必須及時栽植,成活率才最高。為了當天將苗運上山,常常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夏天,爬上山頂,太陽酷曬,走到溝底,潮熱難忍。春秋整地、雨季造林,程文秀一年有將近200天是吃住在山溝山腳。朋友同事常常開玩笑,說他每年都是“開春白面書生上山,地凍時黑頭羊下山。” 程文秀告訴記者:“在塞北林場有一句話人人都記在心底,那就是蹲得下、抓得住,抓出成效;事業心、責任感,持之以恒。”就是這份精神支撐著他在荒山上、溝壑間摸爬滾打,從未后悔過。 “造林沒什么訣竅,靠的是‘死把愣擰’的作風,要的是‘綠了青山白了頭’的奉獻。”程文秀這樣總結。工程區多是不毛之地,常規造林成活率極低。他就是憑著這股子勁兒,反復研究、考察、試驗,硬是摸索出一整套科技興林的模式,確保了苗木成活。而今,不僅在草原天路,在方圓1500多平方公里的壩頭沿線,規模達上百萬畝一億多株的綠化屏障已經形成,而程文秀造林植綠的腳步并未停止,塞北林場的精神也依舊在他身上閃耀光芒。
|
關鍵詞:塞北林場,綠色長城,張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