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塞北林場精神成為一面旗幟
塞北林場人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咬定荒山不放松,經過連續14年的苦干實干,累計造林140萬畝,硬是把百里壩頭從過去的“風沙口”,變成了今天的“風景線”,演繹了從荒山禿嶺到林海碧波的跨越,創造了我市生態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這個成績實實在在,有目共睹。同時,他們也創造了“艱苦創業、科學求實、開拓創新、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不僅是成就輝煌事業的堅實基礎和力量源泉,更重要的是為全市各行各業樹起一面旗幟,必將凝聚起推動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強大動力。 塞北林場精神的本質內涵是艱苦創業,沒此支撐,就不會有“在壩上高寒地區惡劣氣候環境下,住馬架、睡窩棚、喝冷水、吃干糧,在荒山中植樹,在荒漠上建房”的感人事跡;塞北林場精神的基本支點是科學求實,沒此態度,就不會形成一整套有效實用的科技興林模式;塞北林場精神的核心動力是開拓創新,沒此勇氣,就不會有打破思維定式、沖破條框束縛、推倒體制壁壘的做法,也不會有股份制造林、承包造林、聯合造林等多種造林機制的探索;塞北林場精神的珍貴本色是堅韌不拔,沒此勁頭,就不會“換屆不換方向,換人不換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塞北林場精神的價值取向是無私奉獻,沒此追求,就不會演繹出一幕又一幕“綠了青山白了頭”的感人故事。學習塞北林場精神,就要把握內涵實質,真正把其轉化為思想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轉化為實踐成果。 張家口基礎差、發展起點低,就好比一座荒山,要加快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讓群眾都過上好日子,就好比是綠化荒山。常言道“十年樹木”,想讓荒山綠樹成蔭,就得一棵一棵地種樹,一片一片地造林,一茬接著一茬地干,沒有鍥而不舍的堅持和付出,是見不到大成效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是這樣,就是一個一個項目跑上來的,一點一滴干出來的,沒有捷徑可走。所以說,塞北林場精神是張家口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是各行各業、廣大黨員干部身上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只有把這種精神凝鑄成心向大局、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堅強意志,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干好一切事業,讓我們的發展有內涵,讓我們的跨越更科學,讓張垣大地更加美麗、富強、文明。(記者焦磊立) |
關鍵詞:塞北林場,精神,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