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正變得越來越美—訪本屆雜技節評委會秘書長
清爽干練的裝扮、風風火火的性格,李西寧是“莊”里觀眾的老朋友了。身兼中國雜協副主席、云南省雜協主席、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團長的她十幾年來以不同身份參加了多屆吳橋雜技節。從帶領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奪得“金獅”,到擔任吳橋雜技節評委,再到今年成為吳橋雜技節評委會秘書長,李西寧在吳橋雜技節上越來越忙,也越來越開心。“在演員和觀眾互動的過程中,石家莊的小朋友模仿能力很強,大朋友們也表現得自信和大方。甚至很多次都有人懷疑這些被叫上場參與表演的觀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托兒’。” 本屆吳橋雜技節上有兩個節目是李西寧的手筆,一個是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的《雨中情》,另一個是云南省雜技團的《女子蹬人流星》。 《雨中情》由6位男演員演出。一身西式裝扮的陽光男孩,邁著爵士舞步,在綿綿細雨中旋轉、舞動,空竹在他們手中呼呼生風,青春氣息在高難度技巧中自然流淌。“玉帶纏身”、“繞臂”、“傳接”、“旋子帶空竹連翻變身”、“前后空翻接對傳”……一系列復雜動作完成得酣暢淋漓。李西寧告訴記者:“《雨中情》是今年‘五一’剛剛創排的新節目。在設計之初,本來是想講述一個有關皮影傳承的故事,當然是運用空竹表演的形式來表達,可是折騰了很長時間,感覺總是不太到位。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突然有了《雨中情》這個創意,老電影、老歌曲配上孩子們清新的面孔,結果短短一個星期這個節目的雛形就出來了。‘新老碰撞’的火花果然效果不錯。這個節目做得很順,從創意萌生到能夠完整表演才用了一個月左右時間。” 潺潺的流水聲配著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背景音樂,身姿婀娜的傣族姑娘們翩翩而來,云南省雜技團的《女子蹬人流星》將“蹬人”和“水流星”這兩大傳統技藝完美糅合,是傳統雜技節目《舞流星》的一次升級創新。其表演的難點在于底座演員要將舞流星的演員傳給別人,與此同時,水流星在演員手上仍保持旋轉狀態,不能停下來。李西寧賦予這個節目的不僅僅是演出難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現出云南詩情畫意的風情。 在李西寧看來,作為一個有著相當知名度的老牌雜技節,吳橋雜技節的參演節目大多新穎、成熟,節目形式多樣,“文武”并重,既有大飛人、大跳板、高空鋼絲等驚險刺激讓觀眾捏一把汗的大型節目,又有《車技》、《雙人滾環》等非常有味道、重創意的表演。而前者更容易爭取到高分,后者更多的是給觀眾帶來藝術美的享受。作為吳橋雜技節評委會秘書長的李西寧建議國內演員在心態上多向國外演員學習,“追求技藝上的精益求精是一方面,還要更多地提高藝術修養和表達美的能力,多給觀眾帶來藝術的享受,參加比賽得獎固然重要,觀察和發現別人的長處也很重要!”(記者韓莉) |
關鍵詞:雜技,表演,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