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目都有故事 傾聽雜技節臺前幕后動人故事
雜技之鄉新苗展英姿 吳橋雜技團的參賽節目《晃梯》是由一群小演員完成的,他們稚氣的面孔和嫻熟的技巧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參加演出的12個孩子中,最小的10歲,最大的16歲,平均年齡13歲。”該節目編導周曉娜介紹說。 “不能輕言放棄。”提起孩子們常說的這句話,周曉娜頗有感觸。由于今年4月節目才敲定,加之小演員們都是未畢業的雜技團學員,表演經驗不足,在之后半年的排練時間里,雖然節假日幾乎沒有休息過,但孩子們練起來仍是相當吃力。更令他們焦急的是,10月23日來到石家莊彩排后,在節目中擔當重頭戲的劉寶亮,梯子“突然晃不起來了”。這樣的意外情況,頓時令團隊陣腳大亂。周曉娜說,當時的想法是,不行干脆回去算了。但沒想到的是,孩子們卻紛紛表示自己能堅持,不想輕易放棄這次鍛煉的機會。看著孩子們渴求的目光,周曉娜內心很受感動,“是孩子們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在這方面他們是我的老師。”于是,團隊上下齊心協力,加緊練習。白天時,舞臺一直被其它節目的彩排所占用,周曉娜便帶著孩子們利用晚上空臺的時間練習。“凌晨2時開始練,一直練到早上7時。”功夫不負苦心人,終于,在短短的5天時間里,他們適應了新環境,找回了參賽的感覺。 《晃梯》中的“三節晃梯單手倒立”造型令觀眾贊嘆不已。和小演員們聊天中,筆者了解到,節目剛開始排練時,單手倒立在三節最頂端的徐海洋因胳膊骨折,剛拆夾板還未完全恢復。但一聽到要參賽的消息,12歲的徐海洋主動要求參加訓練,從不因自己的傷病搞特殊。“在咱河北舉辦世界性雜技節,我們又來自雜技之鄉吳橋,當然要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此次演出中,吳橋雜技團首次嘗試將梯子高度增至6米,并將傳統的以手晃梯改為以腳晃梯,還增加了“腳踩晃梯二節劈腿”等高難度動作。對此,團長信衛民解釋說,由于該節目設置情境是為了表現大山里的孩子求學路的艱難,“翻山越嶺,走過崎嶇的山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執著前行”,因此,選擇小演員來表現最為合適。“目前,表演《晃梯》的團體越來越少,選擇這個節目,也是以新奇制勝。”信衛民同時還提到他們選擇小演員的另一層深意:“吳橋是雜技之鄉,借此也想讓大家看看,我們的后生可畏。” |
關鍵詞:雜技節,臺前幕后,動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