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目都有故事 傾聽雜技節臺前幕后動人故事
馴馬師情系馬戲大篷 在馬戲大篷演出中,由8位外籍演員組成的馬術隊每次都憑借驚險的設計、高超的技巧獲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走下舞臺,梳毛、刷背、卸鞍,馴馬師們伺候起自己的“搭檔”來也一點兒都不懈怠。 據承辦本次大篷演出的四川德陽馬戲團負責人楊利介紹,8位馴馬師分別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4個國家,年齡最小的只有19歲,最大的29歲。參加演出的共有7匹馬,多為伊犁馬和蒙古馬。“這些馬的性子很烈,都是只聽自己馴馬師的話。”因為7匹馬自小就交給外籍馴馬師管理,它們能聽懂的口令也全部都是俄語。 在楊利看來,外籍馴馬師們都非常敬業。每到一個城市,即便已是凌晨,又累又困,馴馬師們也一定是等著卸完車,把馬兒都安頓好,才安心回住處休息。因為經常更換城市,馬兒有時候會因為旅途奔波生病發燒。“馴馬師就整晚不睡覺照顧它們,用冰塊或酒精為馬兒進行物理降溫,守在一旁為它們打針輸液。”由于石家莊此時正值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晚上,馴馬師們還會特意為馬兒披上毯子,再在馬棚的木板上墊上兩三厘米厚的鋸末,以防著涼。有一次在運輸途中,一匹馬不慎將腿別在隔離護欄的縫隙里。空間狹小,馬兒躺在地上既難受又煩躁,開始不停地掙扎。“再這樣下去,不到一個小時,這馬就廢了。”馬術隊長別克焦急地找到楊利,要求在服務區停車休整,將馬兒救出。一番忙碌后,馴馬師才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們真是將馬兒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樣。” 雖然平日里悉心照料,但為了讓馬匹在舞臺上乖乖聽話,馴馬師也是獎罰分明。馬兒表現不佳時會拍拍它以示懲罰,表演精彩時便會獎給它們幾根胡蘿卜。 24歲的吉爾吉斯斯坦小伙子艾維在舞臺上表演鉆馬肚技巧,是馬術表演中的高難動作之一。艾維15歲起便開始學習馬術,到德陽馬戲團表演鉆馬肚也有3年了。“和馬兒在一起,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就像我們的親人、朋友,陪伴我們度過異鄉的難忘歲月。” |
關鍵詞:雜技節,臺前幕后,動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