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琴“清角”亮相石家莊 琴面現大蛇腹斷紋
唐琴“清角”。 在石家莊一家古琴會所,記者見到了唐琴“清角”,琴為神農式,琴長126厘米,桐梓材質,配黃楊軫足,通體黑漆加朱漆修飾。琴面及琴側大蛇腹斷紋顯著,琴背為不規則蛇腹斷紋。 此琴背有銘文。琴名“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為角音清,故曰清角。清唐才常《論文連珠》之一:“蓋聞清角奏而風雨至,琴之感以末。” 另刻“雷威斫琴”,龍池兩側亦有刻文,“雷氏斫之,肇自開元,馮氏寶之。不知幾傳,我非知音,而理可言;心主于內,手應乎弦,故聲和可以仰馬氏意殺,形之捕蟬,豈特此哉!大則歌南風,小兮治單父,舉不出于焉。嘉泰元年辛酉平園老叟周必大識。” 雷氏所斫之琴被尊稱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在當時已經享有盛譽。雷家造琴高手中,雷威的成就最大。據宋代蘇軾《雜書琴事》所載,雷公琴的特點是“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文。其聲出于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韻,其精妙如此”。 鳳沼上部池下另刻有“曠代之寶”四字方印,意在萬物無常,經朝代之更替,千百年后,天下名琴仍存于世者非常稀有。 記者得到允許,用這張唐琴撫了一曲《良宵引》。琴聲悠遠,動人心魄。 據我國著名青年古琴演奏家李金娜介紹說,這張琴保存的狀態不錯,雖歷經千年仍可以演奏,可謂難得。其最出色的地方在低音區。音色圓潤、厚實,緊實中不乏松透。尤其是按音,給人感覺真的是在訴說它深邃蒼遠的心聲。這張琴的高音區是亮點,清亮而不張揚。那種含蓄、平和,一聽就是歷經千年歲月,退盡了“火”氣,才能達到的雅正幽遠的境界。李金娜說,唯一的遺憾是中音區有裂紋、沙音。而琴主人介紹說,這個是可以修復的。 物以稀為貴存世唐琴僅18張 2011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銘的“松石間意”琴,以1.37億成交,中國古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之后,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在中國嘉德以1.15億成交,成為第二件過億的樂器。 回顧中國嘉德2003年春拍,一把唐“九霄環佩”琴,以346萬元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古琴拍賣的世界紀錄;同年11月,王世襄藏唐“大圣遺音”琴以891萬元成交。此后,北京匡時、北京永樂、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內地拍賣公司不斷上拍古琴,甚至舉辦專場,古琴的價值也逐漸彰顯。 近幾年,古琴的價格更是從十萬、百萬、千萬級別跨入了億元門檻。不斷刷新的成交價格證明了古琴所潛藏的“爆發力”。 據介紹,目前真正具有收藏意義的古琴存世量極其稀少。古琴拍賣價格的大幅攀升,和其數量稀少密不可分。 有行家在考察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館藏機構和包括香港在內多個地區的私人收藏后得出結論:目前存世的包括民國時期的古琴數量應不會超過2000張。其中,最為珍貴的唐琴更是難覓其蹤。 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珉中統計,全世界收藏的唐琴僅18張,中國藏17張(臺灣和香港各藏1張)、美國藏1張。而且,這些琴多藏于博物館,私人手中僅有5張。 個性收藏文人儒雅風范的標志 李金娜介紹說,一張典型的古琴的基本長度是3尺6寸5分,代表一年的365天;琴身上有13個取音的徽位,代表著12個月和一個閏月;琴身由兩張木板相合而成,面板圓,底板平,一陰一陽,象征“天圓地方”;琴的兩個出音孔一方一圓,各叫“龍池”、“鳳沼”;琴首墊弦的隆起叫“岳山”,琴底的短柱叫“雁足”……小小的一張琴,僅從其形制上就包含著中國古人對自然、對宇宙、對人生的精辟理解與高度概括。 古琴一般用老料的桐木、梓木制成,制作至少要耗時半年以上,而且上百道工序均靠手工完成。 唐代制琴世家雷氏家族云:“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可見,無論是新制琴還是老琴,都需要經歷長期使用方能使琴音臻于佳境,無論是蒼勁,還是古樸、沉雄,正是其體現的神韻,不斷接續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文脈,源遠流長。 春秋時期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東漢蔡邕自炊火中救取梧桐木制名琴“焦尾”,美名流傳后世。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嵇康臨刑索琴,“撫《廣陵散》成就“千古絕唱”。 李金娜表示,當演奏從技能變成一種文化的時候,古琴的角色也逐漸從演奏樂器發展成一種能夠體現文人儒雅風范的標志。可以說,收藏古琴充分體現了收藏文化的個性,它與投資、投機不同,是件俗不得的事。收藏古琴,需要懂得琴,以人心解琴心,以琴心修人心。 (文/圖記者趙杰) |
關鍵詞:古琴,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