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一中校長聽課手記:教育該停下來等一等
引 子 讓課堂靈動起來、高效起來,成了如今教育界必須面對的一個命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各地掀起了課堂改革的風暴,也產生了一些堪稱模式的課堂改革,于是去外地學習取經成了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路徑,但好的東西也有個因地制宜的問題,不然就會出現“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的事兒。千人一面要不得。同樣,千課一面,也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那么,高效課堂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河北省承德一中校長韓景瑞提出了他的見解——
原來課還可以這么上
到杜郎口聽課,老師們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原來課還可以這么上!我覺得只這一聲感慨就夠了,就不虛此行。 不要指望一次外出學習,就什么問題都解決。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一個原有觀念不斷受到沖擊、不斷揚棄的過程。 聽別人介紹,杜郎口的課堂,學生圍圍坐,教室的三面墻都是黑板。但還是要親眼看一看,實地考察一番,這是不一樣的。聽別人說跟自己親眼所見是不一樣的。 畢竟杜郎口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是顛覆性的。它顛覆了工業革命以來百年不變的班級授課制,它顛覆了四五十人一個班,學生插稻秧式排座位,學生面向前方面向黑板面向老師的課堂組織形式。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一直都沒有停過,但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基本生態包括桌椅的擺放黑板的設置從來都沒有變過。沒想到“杜郎口的課堂是這樣的”?老師們大開眼界,深受觸動。 看到杜郎口的課堂教學改革,教師們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決心一試。可回到學校,卻慢慢涼了。不要抱怨老師們接受新鮮事物速度太慢,老師們的課堂狀態,幾乎就是他們的生存狀態,他們的生命狀態,天天在上課,一上就是幾十年,怎么上課,已經形成了“套路”,突然讓他們“推倒重來”,他們無所適從無從下手甚至干脆就不會上課了。 雖然他們沒有實行“杜郎口教學模式”,但他們腦子里卻留下了杜郎口的“課堂影像”,他們的潛意識里多了一種教學式樣。我覺得這就夠了。 學生歪著脖子聽課 有人說,杜郎口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顛覆性的,是原創性的,是土生土長的,是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這些說法讓我們振奮,讓我們自豪,讓我們揚眉吐氣!為什么?因為我們的基礎教育工作值得驕傲的東西太少了,被人詬病的東西太多了! 學習杜郎口,改造我們的課堂。學生圍圍坐,教室里三面安裝黑板,除了窗戶的一面。以為這樣課堂教學改革就算搞起來了,其實沒有那么簡單。學生圍圍坐,只是一個形式。 請問,學生圍圍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僅僅是為了“圍圍坐”而“圍圍坐”,別的什么都不改,其結果可想而知,學生聽課需要歪著脖子聽,需要扭過頭來聽。老師在前面講,講的時間還很長,一節課45分鐘,老師講40分鐘,還不斷寫板書,學生40分鐘都歪著脖子聽課,還要記筆記,非常不舒服,久而久之,會得頸椎病的。 既然老師還是以講授為主,還是站在前面黑板處講,為什么不讓學生面向前面坐。并沒有人規定學生必須圍圍坐。既然如此,又何必非得做樣子呢?似乎不搞學生“圍圍坐”,就是教法陳舊,就是思想僵化,就是應試教育。只有學生“圍圍坐”,才是新課改,才是高效課堂,才是素質教育。這是不對的。 如果一堂課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解,就不要實行“圍圍坐”;如果一個班多數任課教師還用傳統教法,就不要實行“圍圍坐”。不要搞形式上的“高效課堂”,不要搞“形似而神不似”的課堂改革。 這樣的問題有討論價值嗎 有一堂化學復習課,復習氯氣的性質。上課伊始,教者提出問題:氯氣都有哪些化學性質?然后讓同學們分組討論,5分鐘后叫學生做答。一說分組討論,同學們都非常興奮,馬上做熱烈討論狀,也不管問題有沒有討論價值。 氯氣都有哪些化學性質?這樣的問題有討論價值嗎?“氯氣的化學性質”是陳述性的教學內容,是教材上的小標題,明白無誤的寫在那里,即使新授課,也沒有必要安排討論,何況復習課。問題的創設沒有思辨性,問題的答案沒有爭議性,就不要討論。 氯氣都有哪些化學性質?在復習課上提出這樣的問題,是讓學生復習知識,鞏固知識。問題的答案是識記的內容,這樣的問題是沒有討論價值的。如果非要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可以兩人一組,互相提問,互相矯正,互相評價,共同提高。沒有必要五六個人一組,大家亂哄哄嗆嗆一通。小組合作學習,不一定非得五六個人一組,不一定非得圍圍坐,同桌的兩個人組成一組,簡便易行,互動高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形式。 要知道分組討論,不是唯一的教學形式,甚至不是唯一的合作學習形式。許多教師不明白自己每個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究竟何在。為什么提問?為什么小組討論?常常帶有盲目性。例如,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要進行小結,也安排小組討論。單元小結,是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邏輯,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繪制出圖表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沒有必要安排小組討論,沒有必要讓一個小組六位同學去繪制一模一樣的知識結構圖,這樣不符合他們各自的學習習慣,也不利于他們對本章內容的掌握。這個環節安排學生討論是不合適的。當然,可以安排小組交流而不是討論,其目的是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分享展示,取長補短,讓同學們豐富、完善,或修正自己的知識結構圖表。 將課堂教學置于真實中理解 外出聽課,往往效果不佳,有很多時候,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原因是我們的期望值太高,老想學點絕招回來。結果是大失所望。這些年,我帶老師外出聽課,沒少聽老師們抱怨:這課有啥聽頭?老師們期望聽到的課,是精彩的課,完美的課,令人耳目一新的課。像大獎賽那樣的課,經過一兩個月的打磨,幾十次的排練,拿出來表演的課,其實是不真實的課。我們去一所學校聽課,是全面聽課,全科聽課,隨機聽課,我們跟人家說,趕上什么聽什么,跟著課表走,不用刻意安排。這樣聽到的課才是真實的課。 有一次全市大型公開課,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老師和校長都說“沒聽頭”,“一堂課,只有學生自己讀讀書,交流交流,這種課有啥聽頭?太一般了”。聽大家議論紛紛,做課的老師——所在學校的校長忍不住了,站出來說:“我們的課是上給學生聽的,又不是上給你們聽的,你們說沒聽頭有啥關系?”這個校長很激動,說的話不太好聽,但很有道理。我們上課的目標是學生,而不是聽課的教師和校長,教者要把注意力放到學生身上,而不要放到聽課的老師和校長身上。現在有很多公開課,都變味了,都異化了。不斷地打磨,不斷地排練,最后呈現出來的課,像是在表演,像是在給聽課的老師和校長上的。 曾記得聽過一節課,是在大禮堂上的。上課的老師和學生都在舞臺上,舞臺下坐著七八百人聽課,有校長,有教師。上課的老師和學生都拿著話筒說話,要不然,臺下的人根本聽不見。臺上相當于一個教室,有黑板,有桌椅,有教師,有學生,教師和學生在上課也是在演出。這種課是給學生上的,還是給聽課的老師和校長上的?最起碼不全是給學生上的。 這些年,課堂教學改革風起云涌,各種流派,各種模式,異彩紛呈。但也要看到,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表演化膚淺化繁瑣化作秀化的傾向,尤其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舉行的公開課,評優課、觀摩課以及“同課異構”課。忘了我們上課的目的,上課的對象,上課的出發點,難怪有人說,“教育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想一想,如果一個沒有受過師范教育的人,他能不能傳授知識?一個家長沒有受過師范教育,他能不能輔導孩子?教育沒有那么玄乎,沒有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及,教育要回歸樸素! 今年的中秋晚會,沒有那么多“包裝”,沒有那么多舞美燈光,服裝道具,晚會大幅度瘦身,甚至煙花環節也被取消了,效果反倒極佳,傳中華之情、聚四海之心,主題鮮明,藝術性很高。有一句印第安諺語說:“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因為我們走得太快,而忘了最初確定的使命和方向,“腳步太快,會把靈魂丟了”。因此,我們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要停下來等一等。教育也該停下來等一等了,想一想,我們出發時的初衷吧。 我們的教學增長點在哪里 打通“任督”二脈。“任脈”就是學科體系的邏輯結構,“督脈”就是學生學習的邏輯結構,一般情況下,二者并沒有打通。教師是按學科體系的邏輯結構進行備課講課的,即按照學科體系的邏輯結構進行教學的,而學生是按著自己認知的邏輯結構進行學習的,按照自己的知識水平進行學習的,二者并不一定重合,如果重合了,學生就學會了,如果不重合,你怎么教,他也不會。常有教師說:“這些學生真笨,一模一樣講了三遍,他們還不懂。”不是學生笨,而是你講的內容跟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沒有打通,即沒有打通“任督”二脈。 我們應該向嬰幼兒的媽媽學習,學習他們是如何教孩子說話的。誰都知道,在嬰幼兒早期語言發展中,媽媽并不是按照漢語言的知識體系來教孩子學語言的。她不教孩子語法,也不教孩子句子成分,她是遇到什么教什么,遇到哪句教哪句,她不管漢語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學科體系,她是按照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語境,孩子遇到的事物和問題,孩子已經會說的只言片語——咿咿呀呀的語言基礎,教孩子說話的。沒見過哪一個媽媽拿著《漢語》教科書教孩子說話,沒見過哪一個媽媽在教孩子說話時預先備課的。雖然,嬰幼兒媽媽的“教學”是零碎的,是非邏輯化的,但卻是符合孩子語言發展實際的,因此效果非常好。 “一對一”的教學形式。有的家長熱心于給孩子請家教,熱心于參加社會上的“一對一”的教學輔導班,并愿意為此買單,盡管價格不菲。他們認為“一對一”的教學形式是最好的“教育服務”形式。 “一對一”式,打通了教和學的“任督”二脈。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向。但問題是,這種形式成本太高。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成本,短期內還無法實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思考問題,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社會辦學機構的標語口號:“一對一式”、“個性化”;先“診斷考試”,然后“對癥下藥”;“量身打造”、“全科輔導”,具有強烈吸引力?即“一對一”式受歡迎受推崇讓家長趨之若鶩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雖然做不到“一對一”式教學,但我們可以做到自習課個別輔導,我們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課堂教學,因材施教,我們可以做到學生之間的“一對一”式教學。但問題是,這些我們又做得怎么樣呢?
|
關鍵詞:教育,課堂,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