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都拿英語開刀也不對
北京教育考試院表示,2016年高考將增加語文分值降低英語分值,英語從150分降到100分,語文從150分升到180分。英語可以一年兩次考試,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10月21日央視網) 除了北京,很多地方都將高考改革的目標對準了英語,“英語”一時成為了眾矢之的。取消聽力,降低英語所占分值,弱化英語在高考中的影響,這似乎是一種理性,也符合公眾“英語難學”、“學英語沒用”的心理期待。但在筆者看來,高考改革的問題絕非拿英語開刀這么簡單。 過去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現在一講就是“語數外”,語文、數學和外語三門學科究竟是該并駕齊驅還是有所側重,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思考。從多年的高考實踐來看,真正難學的其實不是外語,而是我們的語文。不可否認,很多人對英語學習感到頭痛。但誰都知道英語只要單詞量夠,語法掌握得準,考出高分問題不大。數學也是如此,條條框框都在那里擺著,對和錯一目了然。而語文則不同,很多題目的設計本身就存在歧義,考生的答案也是模棱兩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很多被選作閱讀理解的文章,就連作者本人都答不出來考試的正確答案。而作文更是如此,盡管有一個評分標準,但打分的自由度太高,人為因素的影響太大。 降低英語分數,提高語文分數,這似乎是對母語的一種尊重,也符合時下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的一種情緒。但我覺得高考都拿英語開刀也不對,而且英語已經作為一門高考科目,考了這么多年。以北京的方案為例,一年考兩次英語看似減輕了高考學生的負擔,可高一的時候英語考到了100分,以后就可以不學英語了,這無疑會干擾正常的教學計劃,同時無形之中讓英語早教或英語補課的問題更加突出。換而言之,如果對語文有類似的規定,那學生同樣會去參加語文的補課班。 高考科目的改革其實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個方面。從過去的全科考試到3+2,再到3+X,還有后來的大綜合小綜合,回過頭來看,真的為學生減負了嗎?真的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了嗎?我所看到的是,理科生物理、化學、地理都沒學好,文科生的歷史、政治學得也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英語不是高考難考的替罪羊,高考改革的最大問題不是考什么,而是怎么考?目前的高考不同的地方各自為政,自己靠自己,自己決定怎么錄取,這才是最大的問題。英語的分值高低,這都是小問題。(徐剛) |
關鍵詞:高考,英語 |